上元節的讀音 上元節的意思
上元節 Shàngyuánjié[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
- 上
- 元
- 節
“上元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àng yuán jié]
- 漢字注音:
- ㄕㄤˋ ㄩㄢˊ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上元節
- 是否常用:
- 是
“上元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上元節 Shàngyuánjié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
辭典解釋
上元節 shàng yuán jié ㄕㄤˋ ㄩㄢˊ ㄐㄧㄝˊ 元宵節的別稱。參見「元宵節」條。
網絡解釋
“上元節”的單字解釋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上元節”的相關詞語
“上元節”造句
等到大了以后,那一年上元節,她陪母親出游,又在這里遇到已經做了皇帝的他,也遇到了蔣重。
上元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元宵節民間稱為上元節,也稱燈節,許多宮廟都有點燈祈福的活動。
注:上元節前一天凌晨,看到一個臺階下有一支蠟燭在燃燒.應該是燃燒整夜了.
那是上元節前的一個傍晚,沒人意料到邢婕妤在這個時節竟肯屈尊來到這里。
元宵節古時候稱“上元節”、“元夜”、“元夕”、“燈節”或“燈夕”,起源于漢代,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祝元宵節快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據說漢朝初年,朝廷平定諸呂叛亂是在正月十五,漢文帝便把這一天定為上元節,是夜出游,與民同樂。
* 上元節的讀音是:shàng yuán jié,上元節的意思:上元節 Shàngyuánjié[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
基本解釋
上元節 Shàngyuánjié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
辭典解釋
上元節 shàng yuán jié ㄕㄤˋ ㄩㄢˊ ㄐㄧㄝˊ元宵節的別稱。參見「元宵節」條。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等到大了以后,那一年上元節,她陪母親出游,又在這里遇到已經做了皇帝的他,也遇到了蔣重。
上元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元宵節民間稱為上元節,也稱燈節,許多宮廟都有點燈祈福的活動。
注:上元節前一天凌晨,看到一個臺階下有一支蠟燭在燃燒.應該是燃燒整夜了.
那是上元節前的一個傍晚,沒人意料到邢婕妤在這個時節竟肯屈尊來到這里。
元宵節古時候稱“上元節”、“元夜”、“元夕”、“燈節”或“燈夕”,起源于漢代,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祝元宵節快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據說漢朝初年,朝廷平定諸呂叛亂是在正月十五,漢文帝便把這一天定為上元節,是夜出游,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