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的讀音 上堂的意思
上堂 上堂指禪宗叢林中,住持之上堂說法。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后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
- 上
- 堂
“上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àng táng]
- 漢字注音:
- ㄕㄤˋ ㄊ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上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上堂 shàngtáng
(1) 〈方〉
(2) [beschool;go to class]∶上課
(3) [go to tribunal]∶舊時指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去(公開受審)
辭典解釋
上堂 shàng táng ㄕㄤˋ ㄊㄤˊ 升堂、登堂。
《禮記.曲禮上》:「將上堂,聲必揚。」
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行〉九首之七:「上堂拜嘉慶,入室問何之。」
高堂、廳堂。
《后漢書.卷六四.趙岐傳》:「迎入上堂,饗之極歡。」
《水滸傳.第九○回》:「那長老慌忙降階而接,邀至上堂,各施禮罷。」
梅縣、廣州、福州、溫州方言。指上課。
網絡解釋
上堂
上堂指禪宗叢林中,住持之上堂說法。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后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
“上堂”的單字解釋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上堂”的相關成語
“上堂”的相關詞語
“上堂”造句
祝福集結號要吹響,發令槍已上堂,我已蹲在起跑線上,心情激動非比尋常!不好意思,我搶跑了,就是為了提前送上問候,給你留個好印象。預祝中秋快樂!
禰衡身穿破衣上堂,有人責問禰衡為何不更衣,禰衡當場脫衣,光著身子站立,嚇的賓客以手捂眼,氣得曹操大罵禰衡無恥。
堂下一個仆役慌忙走上堂來,跪在南鷹身側,伸手從旁邊的酒鼎之內舀酒入樽。
帶犯人上堂,本太守要嚴審,若有藐視我大漢律法者,格殺無論!
三祖宗禪師法嗣光孝惟爽禪師寧國府光孝惟爽禪師,上堂:今朝六月旦,一年已過半。
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玨即刻發牌,差衙役孟憲持符牒上山拘虎。
眾衙役搶上堂將季鵬飛去了刑具,安上套索,用夾棍夾了,兩頭一用力,將繩子一收,再看季鵬飛,只疼的滿臉汗珠,呲牙咧嘴。
那個豪商一上堂就哭天抹淚的嚎上了。
須臾,祝日念、常時節、白來搶都被一一揪上堂來,賀提刑橫挑鼻子豎挑眼,無不打得落花流水,稀哩嘩啦。
喜堂里人聲鼎沸,喜氣浮動,梁柱都用紅綢裹起來,掛上堂幔,桌子都系上桌圍,椅子也系上椅披。
* 上堂的讀音是:shàng táng,上堂的意思:上堂 上堂指禪宗叢林中,住持之上堂說法。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后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
基本解釋
上堂 shàngtáng
(1) 〈方〉
(2) [beschool;go to class]∶上課
(3) [go to tribunal]∶舊時指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去(公開受審)
辭典解釋
上堂 shàng táng ㄕㄤˋ ㄊㄤˊ升堂、登堂。
《禮記.曲禮上》:「將上堂,聲必揚。」
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行〉九首之七:「上堂拜嘉慶,入室問何之。」
高堂、廳堂。
《后漢書.卷六四.趙岐傳》:「迎入上堂,饗之極歡。」
《水滸傳.第九○回》:「那長老慌忙降階而接,邀至上堂,各施禮罷。」
梅縣、廣州、福州、溫州方言。指上課。
上堂
上堂指禪宗叢林中,住持之上堂說法。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后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祝福集結號要吹響,發令槍已上堂,我已蹲在起跑線上,心情激動非比尋常!不好意思,我搶跑了,就是為了提前送上問候,給你留個好印象。預祝中秋快樂!
禰衡身穿破衣上堂,有人責問禰衡為何不更衣,禰衡當場脫衣,光著身子站立,嚇的賓客以手捂眼,氣得曹操大罵禰衡無恥。
堂下一個仆役慌忙走上堂來,跪在南鷹身側,伸手從旁邊的酒鼎之內舀酒入樽。
帶犯人上堂,本太守要嚴審,若有藐視我大漢律法者,格殺無論!
三祖宗禪師法嗣光孝惟爽禪師寧國府光孝惟爽禪師,上堂:今朝六月旦,一年已過半。
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玨即刻發牌,差衙役孟憲持符牒上山拘虎。
眾衙役搶上堂將季鵬飛去了刑具,安上套索,用夾棍夾了,兩頭一用力,將繩子一收,再看季鵬飛,只疼的滿臉汗珠,呲牙咧嘴。
那個豪商一上堂就哭天抹淚的嚎上了。
須臾,祝日念、常時節、白來搶都被一一揪上堂來,賀提刑橫挑鼻子豎挑眼,無不打得落花流水,稀哩嘩啦。
喜堂里人聲鼎沸,喜氣浮動,梁柱都用紅綢裹起來,掛上堂幔,桌子都系上桌圍,椅子也系上椅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