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外出的讀音 不假外出的意思
辭典解釋不假外出 bù jià wài chū 沒有請假,就擅自出去。 如:「軍人不假外出是很嚴重的事。」
- 不
- 假
- 外
- 出
“不假外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ù jià wài chū]
- 漢字注音:
- ㄅㄨˋ ㄐㄧㄚˋ ㄨㄞˋ ㄔ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不假外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不假外出 bù jià wài chū ㄅㄨˋ ㄐㄧㄚˋ ㄨㄞˋ ㄔㄨ 沒有請假,就擅自出去。
如:「軍人不假外出是很嚴重的事。」
網絡解釋
“不假外出”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假】:[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不假外出”的相關詞語
“不假外出”造句
據了解,許姓女子住學校宿舍,上月23日下午即曾經不假外出,并在宿舍留有一迭自殺手法及負面留言的紀錄數據,學校除了請同學協尋,也立即通知家屬。
該校工作人員證實了死者系該校學員王某,而王某不假外出未上課時間已達3天。
然而,他并未從中汲取教訓,事隔不久,他再次不假外出且夜不歸宿。
從此,劉晶所帶的班級再未出現學生不假外出、逾假不歸的情況。
在抗災搶險緊急關頭,平武縣響巖鎮黨委*記因不假外出被免職。
為強化備戰,鎮康消防嚴格落實查鋪查哨、請示匯報、點名制度及干部留營住宿制度,堅決杜絕擅離職守、不假外出、夜不歸宿等現象發生。
但家長注意跟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多溝通,關系協調好,不能因為要帶孩子出去就不假外出或者撒謊請病假。
興化、新沂、睢寧、南京高淳、徐州泉山等地司法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紀律整頓,從嚴從快懲處擅自越界、不假外出、無故不參加教育學習和社區活動的人員。
* 不假外出的讀音是:bù jià wài chū,不假外出的意思:辭典解釋不假外出 bù jià wài chū 沒有請假,就擅自出去。 如:「軍人不假外出是很嚴重的事。」
辭典解釋
不假外出 bù jià wài chū ㄅㄨˋ ㄐㄧㄚˋ ㄨㄞˋ ㄔㄨ沒有請假,就擅自出去。
如:「軍人不假外出是很嚴重的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假】:[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據了解,許姓女子住學校宿舍,上月23日下午即曾經不假外出,并在宿舍留有一迭自殺手法及負面留言的紀錄數據,學校除了請同學協尋,也立即通知家屬。
該校工作人員證實了死者系該校學員王某,而王某不假外出未上課時間已達3天。
然而,他并未從中汲取教訓,事隔不久,他再次不假外出且夜不歸宿。
從此,劉晶所帶的班級再未出現學生不假外出、逾假不歸的情況。
在抗災搶險緊急關頭,平武縣響巖鎮黨委*記因不假外出被免職。
為強化備戰,鎮康消防嚴格落實查鋪查哨、請示匯報、點名制度及干部留營住宿制度,堅決杜絕擅離職守、不假外出、夜不歸宿等現象發生。
但家長注意跟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多溝通,關系協調好,不能因為要帶孩子出去就不假外出或者撒謊請病假。
興化、新沂、睢寧、南京高淳、徐州泉山等地司法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紀律整頓,從嚴從快懲處擅自越界、不假外出、無故不參加教育學習和社區活動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