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進的讀音 不長進的意思
不長進 不長進,漢語詞匯。 拼音:bù zhǎng jìn 釋義:1、沒有進步。 2、多指人行為不端或自甘落后。 出自 南朝 梁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 不
- 長
- 進
“不長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ù zhǎng jìn]
- 漢字注音:
- ㄅㄨˋ ㄓㄤˇ ㄐㄧㄣˋ
- 簡繁字形:
- 不長進
- 是否常用:
- 否
“不長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沒有進步。 2.多指人行為不端或自甘落后。 辭典解釋
不長進 bù zhǎng jìn ㄅㄨˋ ㄓㄤˇ ㄐㄧㄣˋ 沒有進步。《宋書.卷七.前廢帝本紀》:「書不長進,此是一條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也作「不長俊」。
比喻人行為不端,沒出息。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哥哥,這等人不長進,則待饞處著嘴,懶處著身,不撚了他去,待做甚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元來那婆子雖數上了三十多個年頭,十分的不長進。」也作「不長俊」。
網絡解釋
不長進
不長進,漢語詞匯。
拼音:bù zhǎng jìn
釋義:1、沒有進步。 2、多指人行為不端或自甘落后。
出自 南朝 梁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不長進”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長】:[cháng]1.兩點之間的距離大(跟“短”相對)。a)指空間:這條路很長。長長的柳條垂到地面。b)指時間:長壽。夏季晝長夜短。2.長度:南京長江大橋氣勢雄偉,鐵路橋全長6772米。3.長處:特長。取長補短。一技之長。4.(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于寫作。5.(舊讀zhàng)多余;剩余:長物。6.姓。[zhǎng]1.領導人:部長。校長。鄉長。首長。2.生:長銹。山上長滿了青翠的樹木。3.生長;成長:楊樹長得快。這孩子長得真胖。4.增進;增加:長見識。長力氣。吃一塹,長一智。
【進】:1.向前或向上移動、發展,與“退”相對:前進。上進。推進。躍進。進退。進取。進擊。進駐。進行(xíng)。進而。2.入,往里去:進見。進謁。進讒。3.吃,喝:進食。進餐。滴水未進。4.收入或買入:進賬。進貨。日進斗金。5.奉上,呈上:進言。進奉。進獻。6.舊式房院層次,這所宅子是兩進院。
“不長進”的近義詞
“不長進”的相關成語
“不長進”的相關詞語
“不長進”造句
沒想到你們這么不長進,老是處心積慮地想要分家產。
學習總得靠個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長進,即便別人在旁邊耳提面命,恐怕也無濟于事。
學習總得靠個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長進,既便別人在旁邊耳提面命,恐怕也無濟于事。
可惜我家這孩子不長進,到現在都沒讓我看見媳婦與孫子。
就是對最不長進的兒子,父母也有老牛舐犢之情啊!
我毫無成就,樣樣不長進,我可不愿與任何人易地而處,無論長期的或是暫時的。
海倫:慘了不長進我應該怎麼辦?
這小蹄子跟了格格這么些日子,還是不長進,想是格格平日里太好性兒了,把她給慣壞了,說話也沒個忌諱。
不稂不莠不郎不秀不成器東扶西例了不長進馬齒徒增。
青年需要經受各種鍛煉。所謂百煉成鋼,在暴風雨中成長,就是這個道理。希望不經過困難、波折、輕而易舉地成名,那是不長進的,沒出息的幻想。郭沫若
* 不長進的讀音是:bù zhǎng jìn,不長進的意思:不長進 不長進,漢語詞匯。 拼音:bù zhǎng jìn 釋義:1、沒有進步。 2、多指人行為不端或自甘落后。 出自 南朝 梁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基本解釋
1.沒有進步。 2.多指人行為不端或自甘落后。辭典解釋
不長進 bù zhǎng jìn ㄅㄨˋ ㄓㄤˇ ㄐㄧㄣˋ沒有進步。《宋書.卷七.前廢帝本紀》:「書不長進,此是一條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也作「不長俊」。
比喻人行為不端,沒出息。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哥哥,這等人不長進,則待饞處著嘴,懶處著身,不撚了他去,待做甚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元來那婆子雖數上了三十多個年頭,十分的不長進。」也作「不長俊」。
不長進
不長進,漢語詞匯。拼音:bù zhǎng jìn
釋義:1、沒有進步。 2、多指人行為不端或自甘落后。
出自 南朝 梁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長】:[cháng]1.兩點之間的距離大(跟“短”相對)。a)指空間:這條路很長。長長的柳條垂到地面。b)指時間:長壽。夏季晝長夜短。2.長度:南京長江大橋氣勢雄偉,鐵路橋全長6772米。3.長處:特長。取長補短。一技之長。4.(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于寫作。5.(舊讀zhàng)多余;剩余:長物。6.姓。[zhǎng]1.領導人:部長。校長。鄉長。首長。2.生:長銹。山上長滿了青翠的樹木。3.生長;成長:楊樹長得快。這孩子長得真胖。4.增進;增加:長見識。長力氣。吃一塹,長一智。
【進】:1.向前或向上移動、發展,與“退”相對:前進。上進。推進。躍進。進退。進取。進擊。進駐。進行(xíng)。進而。2.入,往里去:進見。進謁。進讒。3.吃,喝:進食。進餐。滴水未進。4.收入或買入:進賬。進貨。日進斗金。5.奉上,呈上:進言。進奉。進獻。6.舊式房院層次,這所宅子是兩進院。
沒想到你們這么不長進,老是處心積慮地想要分家產。
學習總得靠個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長進,即便別人在旁邊耳提面命,恐怕也無濟于事。
學習總得靠個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長進,既便別人在旁邊耳提面命,恐怕也無濟于事。
可惜我家這孩子不長進,到現在都沒讓我看見媳婦與孫子。
就是對最不長進的兒子,父母也有老牛舐犢之情啊!
我毫無成就,樣樣不長進,我可不愿與任何人易地而處,無論長期的或是暫時的。
海倫:慘了不長進我應該怎麼辦?
這小蹄子跟了格格這么些日子,還是不長進,想是格格平日里太好性兒了,把她給慣壞了,說話也沒個忌諱。
不稂不莠不郎不秀不成器東扶西例了不長進馬齒徒增。
青年需要經受各種鍛煉。所謂百煉成鋼,在暴風雨中成長,就是這個道理。希望不經過困難、波折、輕而易舉地成名,那是不長進的,沒出息的幻想。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