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戶的讀音 丐戶的意思
丐戶 戶政名。清初“賤民” 之一, 主要居住于蘇州府常熟、昭文二縣,與浙江墮民相同。據傳明太祖定戶籍,稱墮民為丐戶。丐戶一般從事吹唱演戲、抬轎、接生、理發以及小手藝、小食品等。雍正元年(1723)與樂戶一并除去賤籍,改而編入良民之籍,權利與義務與普通平民相同。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 從陜西學政劉嶟之請, 經部議定,丐戶報官須經四世后,本族親支皆清白自守,方準報捐及應科試。
- 丐
- 戶
“丐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ài hù]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丐戶
- 是否常用:
- 否
“丐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惰民。封建社會中最受岐視的一部分平民。明編戶籍,稱惰民為丐戶,清雍正元年始廢除丐戶的"丐籍",與平民同列。
網絡解釋
丐戶
戶政名。清初“賤民” 之一, 主要居住于蘇州府常熟、昭文二縣,與浙江墮民相同。據傳明太祖定戶籍,稱墮民為丐戶。丐戶一般從事吹唱演戲、抬轎、接生、理發以及小手藝、小食品等。雍正元年(1723)與樂戶一并除去賤籍,改而編入良民之籍,權利與義務與普通平民相同。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 從陜西學政劉嶟之請, 經部議定,丐戶報官須經四世后,本族親支皆清白自守,方準報捐及應科試。
“丐戶”的單字解釋
【丐】:1.乞求:乞丐。2.文言中又指給予。
【戶】:1.“戶”的繁體字。2.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3.住家、人家:“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4.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門當戶對”。5.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開戶”、“帳戶”、“存戶”。6.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7.姓。如漢代有戶尊。
“丐戶”的相關詞語
* 丐戶的讀音是:gài hù,丐戶的意思:丐戶 戶政名。清初“賤民” 之一, 主要居住于蘇州府常熟、昭文二縣,與浙江墮民相同。據傳明太祖定戶籍,稱墮民為丐戶。丐戶一般從事吹唱演戲、抬轎、接生、理發以及小手藝、小食品等。雍正元年(1723)與樂戶一并除去賤籍,改而編入良民之籍,權利與義務與普通平民相同。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 從陜西學政劉嶟之請, 經部議定,丐戶報官須經四世后,本族親支皆清白自守,方準報捐及應科試。
基本解釋
即惰民。封建社會中最受岐視的一部分平民。明編戶籍,稱惰民為丐戶,清雍正元年始廢除丐戶的"丐籍",與平民同列。丐戶
戶政名。清初“賤民” 之一, 主要居住于蘇州府常熟、昭文二縣,與浙江墮民相同。據傳明太祖定戶籍,稱墮民為丐戶。丐戶一般從事吹唱演戲、抬轎、接生、理發以及小手藝、小食品等。雍正元年(1723)與樂戶一并除去賤籍,改而編入良民之籍,權利與義務與普通平民相同。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 從陜西學政劉嶟之請, 經部議定,丐戶報官須經四世后,本族親支皆清白自守,方準報捐及應科試。【丐】:1.乞求:乞丐。2.文言中又指給予。
【戶】:1.“戶”的繁體字。2.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3.住家、人家:“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4.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門當戶對”。5.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開戶”、“帳戶”、“存戶”。6.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7.姓。如漢代有戶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