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的讀音 兩口子的意思
兩口子 兩口子,夫妻的口語別稱,來源于于清朝乾隆年間。說來順溜,出口自然,貼近生活。
- 兩
- 口
- 子
“兩口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ǎng kǒu zi]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ˇ ㄎㄡˇ ㄗ
- 簡繁字形:
- 兩口子
- 是否常用:
- 是
“兩口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兩口子 liǎngkǒuzi
[couple;husband and wife] [口]∶夫婦二人
辭典解釋
兩口子 liǎng kǒu zi ㄌㄧㄤˇ ㄎㄡˇ ˙ㄗ 專指夫妻二人。《西游記.第一八回》:「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后,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也作「兩口兒」。
網絡解釋
兩口子
兩口子,夫妻的口語別稱,來源于于清朝乾隆年間。說來順溜,出口自然,貼近生活。
“兩口子”的單字解釋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兩口子”的相關詞語
“兩口子”造句
經過雙方領導做工作,他們兩口子相安無事了,但好景不長,最后還是離了婚。
這兩口子真可謂老當益壯,精力充沛。
兒子離家出走了,一張字條也沒留下,兩口子捶胸頓足,如坐針氈。
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們兩口子卻一直相親相愛。
他們兩口子在家大打出手。
這是個美滿的婚姻,兩口子很快就如膠似漆。
下崗后,他們兩口子開了個小飯館,生意還不錯,倒也自得其樂。
馬與老虎一見鐘情,戀愛三天后登記結婚。可婚后兩口子飲食習慣很不相同,不得不很快離婚。離婚當天,馬在日記中感嘆地寫道:這次婚姻真是太馬虎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從今往后兩口子,相親相愛一輩子,早日添個好孩子,幸福不止一陣子,送你許愿小瓶子,塞滿祝福一盒子,愿新婚快樂,百年好合!
牽手一世情,結成兩口子。三拜四叩首,變為一家子。五湖朋友來,同慶好日子。祝你恩恩愛,早生胖孩子。生活甜蜜蜜,幸福一輩子。
* 兩口子的讀音是:liǎng kǒu zi,兩口子的意思:兩口子 兩口子,夫妻的口語別稱,來源于于清朝乾隆年間。說來順溜,出口自然,貼近生活。
基本解釋
兩口子 liǎngkǒuzi
[couple;husband and wife] [口]∶夫婦二人
辭典解釋
兩口子 liǎng kǒu zi ㄌㄧㄤˇ ㄎㄡˇ ˙ㄗ專指夫妻二人。《西游記.第一八回》:「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后,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也作「兩口兒」。
兩口子
兩口子,夫妻的口語別稱,來源于于清朝乾隆年間。說來順溜,出口自然,貼近生活。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經過雙方領導做工作,他們兩口子相安無事了,但好景不長,最后還是離了婚。
這兩口子真可謂老當益壯,精力充沛。
兒子離家出走了,一張字條也沒留下,兩口子捶胸頓足,如坐針氈。
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們兩口子卻一直相親相愛。
他們兩口子在家大打出手。
這是個美滿的婚姻,兩口子很快就如膠似漆。
下崗后,他們兩口子開了個小飯館,生意還不錯,倒也自得其樂。
馬與老虎一見鐘情,戀愛三天后登記結婚。可婚后兩口子飲食習慣很不相同,不得不很快離婚。離婚當天,馬在日記中感嘆地寫道:這次婚姻真是太馬虎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從今往后兩口子,相親相愛一輩子,早日添個好孩子,幸福不止一陣子,送你許愿小瓶子,塞滿祝福一盒子,愿新婚快樂,百年好合!
牽手一世情,結成兩口子。三拜四叩首,變為一家子。五湖朋友來,同慶好日子。祝你恩恩愛,早生胖孩子。生活甜蜜蜜,幸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