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管笙的讀音 義管笙的意思
義管笙 唐代十七簧笙為轉調方便,曾另設兩根備用的變音管,稱“義管”。需要轉調時,缺少變音時,就拔下暫時不用的音高,插上義管,具有此臨時插管的轉調功能笙稱“義管笙”。 宋·陳旸《樂書·俗部》:“圣朝大樂所傳之笙,并十七簧,舊外設二管,不定置,謂之義管,每變均易調,則更換之,世俗之樂,非先王之制也。”
- 義
- 管
- 笙
“義管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ì guǎn shēng]
- 漢字注音:
- ㄧˋ ㄍㄨㄢˇ ㄕㄥ
- 簡繁字形:
- 義管笙
- 是否常用:
- 否
“義管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代大樂所用的一種樂器。
網絡解釋
義管笙
唐代十七簧笙為轉調方便,曾另設兩根備用的變音管,稱“義管”。需要轉調時,缺少變音時,就拔下暫時不用的音高,插上義管,具有此臨時插管的轉調功能笙稱“義管笙”。
宋·陳旸《樂書·俗部》:“圣朝大樂所傳之笙,并十七簧,舊外設二管,不定置,謂之義管,每變均易調,則更換之,世俗之樂,非先王之制也。”
“義管笙”的單字解釋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義。大義滅親。義不容辭。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演。3.情誼:情義。忘恩負義。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義父。義女。5.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6.姓。7.意義;道理:字義。定義。微言大義。
【管】:1.管子:鋼管。竹管。水管。氣管兒。2.吹奏的樂器:黑管。管弦樂。3.形狀像管的電器件:電子管。晶體管。4.用于細長圓筒形的東西:一管毛筆。兩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賬。管圖書。誰管倉庫?。她能同時管十臺機器。7.管轄:這個省管著幾十個縣。8.管教:管孩子。9.擔任(工作):我管宣傳,你管文體。10.過問:管閑事。這事我們不能不管。11.保證;負責供給:管保。不好管換。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專跟“叫”配合:他長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錢。管我要東西。14.不管;無論:管他是誰,該批評就得批評。15.關涉;牽涉:他不愿來,管我什么事?
【笙】:簧管樂器。殷周時已流行。一般有十七根長短簧管(其中三根不發音)插于銅斗中,奏時手按指孔,利用吹吸氣流振動簧片發音。能奏和音。現經改革,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鍵笙等。多用于伴奏、合奏或獨奏。
“義管笙”的相關詞語
* 義管笙的讀音是:yì guǎn shēng,義管笙的意思:義管笙 唐代十七簧笙為轉調方便,曾另設兩根備用的變音管,稱“義管”。需要轉調時,缺少變音時,就拔下暫時不用的音高,插上義管,具有此臨時插管的轉調功能笙稱“義管笙”。 宋·陳旸《樂書·俗部》:“圣朝大樂所傳之笙,并十七簧,舊外設二管,不定置,謂之義管,每變均易調,則更換之,世俗之樂,非先王之制也。”
基本解釋
宋代大樂所用的一種樂器。義管笙
唐代十七簧笙為轉調方便,曾另設兩根備用的變音管,稱“義管”。需要轉調時,缺少變音時,就拔下暫時不用的音高,插上義管,具有此臨時插管的轉調功能笙稱“義管笙”。宋·陳旸《樂書·俗部》:“圣朝大樂所傳之笙,并十七簧,舊外設二管,不定置,謂之義管,每變均易調,則更換之,世俗之樂,非先王之制也。”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義。大義滅親。義不容辭。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演。3.情誼:情義。忘恩負義。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義父。義女。5.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6.姓。7.意義;道理:字義。定義。微言大義。
【管】:1.管子:鋼管。竹管。水管。氣管兒。2.吹奏的樂器:黑管。管弦樂。3.形狀像管的電器件:電子管。晶體管。4.用于細長圓筒形的東西:一管毛筆。兩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賬。管圖書。誰管倉庫?。她能同時管十臺機器。7.管轄:這個省管著幾十個縣。8.管教:管孩子。9.擔任(工作):我管宣傳,你管文體。10.過問:管閑事。這事我們不能不管。11.保證;負責供給:管保。不好管換。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專跟“叫”配合:他長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錢。管我要東西。14.不管;無論:管他是誰,該批評就得批評。15.關涉;牽涉:他不愿來,管我什么事?
【笙】:簧管樂器。殷周時已流行。一般有十七根長短簧管(其中三根不發音)插于銅斗中,奏時手按指孔,利用吹吸氣流振動簧片發音。能奏和音。現經改革,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鍵笙等。多用于伴奏、合奏或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