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藏的讀音 烏斯藏的意思
烏斯藏 (藏族及西藏的古稱)明代稱西藏為“烏斯藏”。烏斯藏,在云南西徼外,去云南麗江府千余里,四川馬湖府千五百余里,陜西西寧衛五千余里。其地多僧,無城郭。群居大土臺上,不食肉娶妻,無刑罰,亦無兵革,鮮疾病。佛書甚多,《楞伽經》至萬卷。其土臺外,僧有食肉娶妻者。元世祖尊八思巴為大寶法王,錫玉印,既沒,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輔治大圣至德普覺真智佐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自是,其徒嗣者咸稱帝師。
- 烏
- 斯
- 藏
“烏斯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ū sī cáng]
- 漢字注音:
- ㄨ ㄙ ㄘㄤˊ
- 簡繁字形:
- 烏斯藏
- 是否常用:
- 否
“烏斯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元明時對西藏的稱呼。
網絡解釋
烏斯藏 (藏族及西藏的古稱)
明代稱西藏為“烏斯藏”。烏斯藏,在云南西徼外,去云南麗江府千余里,四川馬湖府千五百余里,陜西西寧衛五千余里。其地多僧,無城郭。群居大土臺上,不食肉娶妻,無刑罰,亦無兵革,鮮疾病。佛書甚多,《楞伽經》至萬卷。其土臺外,僧有食肉娶妻者。元世祖尊八思巴為大寶法王,錫玉印,既沒,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輔治大圣至德普覺真智佐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自是,其徒嗣者咸稱帝師。
“烏斯藏”的單字解釋
【烏】:[wū]1.烏鴉,鳥名,有的地區叫老鴰、老鴉,羽毛黑色,嘴大而直。[烏合]喻無組織地聚集:烏之眾。2.黑色:烏云|烏木。3.文言代詞,表示疑問,哪,何:烏足道哉?4.姓。[烏呼]同“嗚呼”,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烏孜別克族]我國少數民族。[wù][烏拉]同“靰鞡”。
【斯】: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烏斯藏”的相關詞語
* 烏斯藏的讀音是:wū sī cáng,烏斯藏的意思:烏斯藏 (藏族及西藏的古稱)明代稱西藏為“烏斯藏”。烏斯藏,在云南西徼外,去云南麗江府千余里,四川馬湖府千五百余里,陜西西寧衛五千余里。其地多僧,無城郭。群居大土臺上,不食肉娶妻,無刑罰,亦無兵革,鮮疾病。佛書甚多,《楞伽經》至萬卷。其土臺外,僧有食肉娶妻者。元世祖尊八思巴為大寶法王,錫玉印,既沒,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輔治大圣至德普覺真智佐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自是,其徒嗣者咸稱帝師。
基本解釋
元明時對西藏的稱呼。烏斯藏 (藏族及西藏的古稱)
明代稱西藏為“烏斯藏”。烏斯藏,在云南西徼外,去云南麗江府千余里,四川馬湖府千五百余里,陜西西寧衛五千余里。其地多僧,無城郭。群居大土臺上,不食肉娶妻,無刑罰,亦無兵革,鮮疾病。佛書甚多,《楞伽經》至萬卷。其土臺外,僧有食肉娶妻者。元世祖尊八思巴為大寶法王,錫玉印,既沒,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輔治大圣至德普覺真智佐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自是,其徒嗣者咸稱帝師。【烏】:[wū]1.烏鴉,鳥名,有的地區叫老鴰、老鴉,羽毛黑色,嘴大而直。[烏合]喻無組織地聚集:烏之眾。2.黑色:烏云|烏木。3.文言代詞,表示疑問,哪,何:烏足道哉?4.姓。[烏呼]同“嗚呼”,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烏孜別克族]我國少數民族。[wù][烏拉]同“靰鞡”。
【斯】: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