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會的讀音 鄉會的意思
鄉會 1.舊時在京同鄉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宋 趙升 《朝野類要·馀記》:“諸處士、大夫同鄉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學,相聚作會曰鄉會。若同榜及第聚會,則曰同年會。” 2.鄉試與會試的并稱。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惡世俗所奉講章及鄉會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 胡樸安 《序》:“纂‘六經’,兼收諸儒之說;開四庫,網羅列代之書。又復設鄉會之科,創鴻詞之舉。”
- 鄉
- 會
“鄉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āng huì]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 ㄏㄨㄟˋ
- 簡繁字形:
- 鄉會
- 是否常用:
- 否
“鄉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舊時在京同鄉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2.鄉試與會試的并稱。
網絡解釋
鄉會
1.舊時在京同鄉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宋 趙升 《朝野類要·馀記》:“諸處士、大夫同鄉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學,相聚作會曰鄉會。若同榜及第聚會,則曰同年會。”
2.鄉試與會試的并稱。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惡世俗所奉講章及鄉會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 胡樸安 《序》:“纂‘六經’,兼收諸儒之說;開四庫,網羅列代之書。又復設鄉會之科,創鴻詞之舉。”
“鄉會”的單字解釋
【鄉】:1.農村。與“城”相對:上山下鄉。城鄉交流。2.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家鄉。故鄉。3.本地的:鄉土。4.行政區劃單位。在縣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會】:[huì]1.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齊。會診。會審。2.見面;會見:會面。會客。昨天沒有會著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會:晚會。舞會。開會。報告會。晚上有一個會。4.某些團體:工會。婦女聯合會。5.廟會:趕會。6.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求年成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如香會、迎神賽會等。7.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組織,入會成員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會。省會。9.時機:機會。適逢其會。10.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11.理解;懂得:體會。誤會。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2.熟習;通曉:會英文。會兩出京戲。13.助動詞。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我不會滑冰。這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大會說話。14.助動詞。表示擅長:能說會道。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15.助動詞。表示有可能實現:他不會不來。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16.付賬:會賬。我會過了。17.見〖會兒〗、〖會子〗。[kuài]總計:會計。
“鄉會”的相關詞語
* 鄉會的讀音是:xiāng huì,鄉會的意思:鄉會 1.舊時在京同鄉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宋 趙升 《朝野類要·馀記》:“諸處士、大夫同鄉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學,相聚作會曰鄉會。若同榜及第聚會,則曰同年會。” 2.鄉試與會試的并稱。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惡世俗所奉講章及鄉會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 胡樸安 《序》:“纂‘六經’,兼收諸儒之說;開四庫,網羅列代之書。又復設鄉會之科,創鴻詞之舉。”
基本解釋
1.舊時在京同鄉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2.鄉試與會試的并稱。鄉會
1.舊時在京同鄉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宋 趙升 《朝野類要·馀記》:“諸處士、大夫同鄉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學,相聚作會曰鄉會。若同榜及第聚會,則曰同年會。”2.鄉試與會試的并稱。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惡世俗所奉講章及鄉會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 胡樸安 《序》:“纂‘六經’,兼收諸儒之說;開四庫,網羅列代之書。又復設鄉會之科,創鴻詞之舉。”
【鄉】:1.農村。與“城”相對:上山下鄉。城鄉交流。2.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家鄉。故鄉。3.本地的:鄉土。4.行政區劃單位。在縣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會】:[huì]1.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齊。會診。會審。2.見面;會見:會面。會客。昨天沒有會著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會:晚會。舞會。開會。報告會。晚上有一個會。4.某些團體:工會。婦女聯合會。5.廟會:趕會。6.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求年成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如香會、迎神賽會等。7.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組織,入會成員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會。省會。9.時機:機會。適逢其會。10.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11.理解;懂得:體會。誤會。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2.熟習;通曉:會英文。會兩出京戲。13.助動詞。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我不會滑冰。這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大會說話。14.助動詞。表示擅長:能說會道。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15.助動詞。表示有可能實現:他不會不來。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16.付賬:會賬。我會過了。17.見〖會兒〗、〖會子〗。[kuài]總計: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