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媒體網路的讀音 互動媒體網路的意思
辭典解釋互動媒體網路 hù dòng méi tǐ wǎng lù 提供互動式媒體的網路系統。
- 互
- 動
- 媒
- 體
- 網
- 路
“互動媒體網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ù dòng méi tǐ wǎng lù]
- 漢字注音:
- ㄏㄨˋ ㄉㄨㄥˋ ㄇㄟˊ ㄊㄧˇ ㄨㄤˇ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互動媒體網路
- 是否常用:
- 否
“互動媒體網路”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互動媒體網路 hù dòng méi tǐ wǎng lù ㄏㄨˋ ㄉㄨㄥˋ ㄇㄟˊ ㄊㄧˇ ㄨㄤˇ ㄌㄨˋ 提供互動式媒體的網路系統。
網絡解釋
“互動媒體網路”的單字解釋
【互】:1.“互”一般直接修飾單音節動詞,修飾雙音節動詞只用于否定式。2.姓。
【動】:同“動”。
【媒】:1.媒介:蟲媒。傳媒。2.說合婚姻的人:做媒。媒妁之言。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網】:同“網”。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互動媒體網路”的相關詞語
* 互動媒體網路的讀音是:hù dòng méi tǐ wǎng lù,互動媒體網路的意思:辭典解釋互動媒體網路 hù dòng méi tǐ wǎng lù 提供互動式媒體的網路系統。
辭典解釋
互動媒體網路 hù dòng méi tǐ wǎng lù ㄏㄨˋ ㄉㄨㄥˋ ㄇㄟˊ ㄊㄧˇ ㄨㄤˇ ㄌㄨˋ提供互動式媒體的網路系統。
【互】:1.“互”一般直接修飾單音節動詞,修飾雙音節動詞只用于否定式。2.姓。
【動】:同“動”。
【媒】:1.媒介:蟲媒。傳媒。2.說合婚姻的人:做媒。媒妁之言。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網】:同“網”。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