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障的讀音 亭障的意思
亭障 《尉繚子·守權》:“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陽]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記·大宛列傳》:“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 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蕭條亭障遠,凄愴風塵多。”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鄣堡戍。”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桑麻亭障行人斷,松杏山河戰骨空。”
- 亭
- 障
“亭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íng zhàng]
- 漢字注音:
- ㄊㄧㄥˊ ㄓㄤ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亭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亭鄣"。 2.古代邊塞要地設置的堡壘。 辭典解釋
亭障 tíng zhàng ㄊㄧㄥˊ ㄓㄤˋ 邊塞險要處,筑墻置亭,使人看守,用以守御,稱為「亭障」。
《史記.卷八八.蒙恬傳.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土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障堡戍,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
網絡解釋
亭障
《尉繚子·守權》:“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陽]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記·大宛列傳》:“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 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蕭條亭障遠,凄愴風塵多。”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鄣堡戍。”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桑麻亭障行人斷,松杏山河戰骨空。”
“亭障”的單字解釋
【亭】:1.亭子,一種有頂無墻一般只有一間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園里:涼亭。2.像亭子的小房:書亭。3.古又同“渟”。
【障】:1.阻擋;遮掩:障礙。障蔽。2.用來遮擋、阻隔的東西:風障。屏障。
“亭障”的相關詞語
* 亭障的讀音是:tíng zhàng,亭障的意思:亭障 《尉繚子·守權》:“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陽]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記·大宛列傳》:“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 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蕭條亭障遠,凄愴風塵多。”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鄣堡戍。”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桑麻亭障行人斷,松杏山河戰骨空。”
基本解釋
1.亦作"亭鄣"。 2.古代邊塞要地設置的堡壘。辭典解釋
亭障 tíng zhàng ㄊㄧㄥˊ ㄓㄤˋ邊塞險要處,筑墻置亭,使人看守,用以守御,稱為「亭障」。
《史記.卷八八.蒙恬傳.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土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障堡戍,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
亭障
《尉繚子·守權》:“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陽]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記·大宛列傳》:“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 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蕭條亭障遠,凄愴風塵多。”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狀》:“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鄣堡戍。”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桑麻亭障行人斷,松杏山河戰骨空。”【亭】:1.亭子,一種有頂無墻一般只有一間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園里:涼亭。2.像亭子的小房:書亭。3.古又同“渟”。
【障】:1.阻擋;遮掩:障礙。障蔽。2.用來遮擋、阻隔的東西:風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