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詞害意的意思 以詞害意的讀音和出處
- 以
- 詞
- 害
- 意
- 成語名稱:
- 以詞害意
- 成語拼音:
- [yǐ cí hài yì]
- 成語解釋:
- 見“以辭害意”。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太白‘斗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 成語例句: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七卷:“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以詞害意
- 英文翻譯:
- let the words interfere with the sen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以詞害意”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以辭害意
“以詞害意”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害】:1.禍害;害處(跟“利、益”相對):災害。蟲害。為民除害。吸煙對身體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對):害蟲。害鳥。3.使受損害:害人不淺。你把地址搞錯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殺害:在數日前被害。5.發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場大病。6.又同“曷”hé。
【意】:1.意思:來意。2.愿望:滿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態:春意。5.意大利的簡稱。
“以詞害意”的近義詞
“以詞害意”的相關成語
“以詞害意”的關聯成語
以字的成語
詞字的成語
害字的成語
意字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詞開頭的成語
害開頭的成語
意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ci的成語
hai的成語
yi的成語
ychy的成語
以詞什么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害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什么意的成語
什么詞害什么的成語
什么詞什么意的成語
什么什么害意的成語
“以詞害意”造句
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詞害意。
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此詞平仄不盡合詞譜,概不以詞害意也。
不但指責嚴復以詞害意,還空洞地說《辟韓》一文乖戾矛盾的地方很多,卻舉不出讓人信服的論據。
雖然,內涵重于形式,但兩岸當局采用“九二共識”已久,實無必要以詞害意,或另創新詞。
* 以詞害意的意思 以詞害意的成語解釋 以詞害意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