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儀禮的讀音 儀禮的意思

    儀禮 (儒家典籍)《儀禮》,儒家十三經之一。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共十七篇。內容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之前篇目不詳,漢初高堂生傳儀禮。 另有古文儀禮56篇,現已遺失。 儀禮 (詞語)儀禮,是漢語詞匯,拼音是yí lǐ,釋義為禮儀,禮節。也是書名。

    “儀禮”的讀音

    拼音讀音
    [yí lǐ]
    漢字注音:
    ㄧˊ ㄌㄧˇ
    簡繁字形:
    儀禮
    是否常用:

    “儀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禮儀,禮節。

    辭典解釋

    儀禮  yí lǐ  ㄧˊ ㄌㄧˇ  

    書名。十三經之一。漢儒稱為「禮經」,或單稱「禮」。漢代已殘闕,當時所傳有三本:戴德本、戴圣本、劉向別錄本。今通行本為鄭玄注、賈公彥疏之劉向別錄本,十七篇。論述冠、婚、射、喪、飲、祭等禮之儀節。其經文亦有今古文之別,高堂生所傳十七篇為今文,魯恭王得自孔宅者為古文,五十六篇,其十七篇與今文同,而字多異,十七篇外,則為逸禮。鄭玄注參用今古文二本。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三禮》:「漢所謂禮,即今十七篇之儀禮,而漢不名儀禮,專主經言,則曰『禮經』。」
    也稱為「禮經」、「士禮」。

    網絡解釋

    儀禮 (儒家典籍)

    《儀禮》,儒家十三經之一。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共十七篇。內容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之前篇目不詳,漢初高堂生傳儀禮。
    另有古文儀禮56篇,現已遺失。

    儀禮 (詞語)

    儀禮,是漢語詞匯,拼音是yí lǐ,釋義為禮儀,禮節。也是書名。
    儀禮

    “儀禮”的單字解釋

    】:1.人的外表:儀表。儀容。威儀。2.禮節;儀式:司儀。行禮如儀。3.禮物:賀儀。謝儀。4.傾心;向往:心儀已久。5.姓。6.儀器:儀表。地動儀。半圓儀。
    】:1.社會生活中由于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儀式:婚禮。喪禮。2.表示尊敬的言語或動作:禮節。敬個禮。3.禮物:送禮。獻禮。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4.以禮相待:禮賢下士。5.姓。

    “儀禮”的相關成語

    “儀禮”的相關詞語

    “儀禮”造句

    于是,行進儀禮、行進演藝猶如九曲流觴,回回轉轉,流淌在東方大地上,也流淌在東方人的心里。

    這種民俗活動是青年人學習本民族風俗、儀禮,學習民間舞蹈.

    此人傳揚中土章服儀禮愛惜百姓,倒也不失為一國明君。

    七經為《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論語》和《孝經》,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

    他曾經倡議將喜喪儀禮移作賑款,把黃金榮64歲壽儀大洋50288元移助賑款,還組織發起各種形式的游藝演劇助賑。

    列為《儀禮》之首章的“冠笄之禮”,是古人極為重視的成*禮,現在幾乎湮滅無聞。

    鄭玄的《儀禮注》和《周禮注》一樣,文字精審,要言不煩,博綜眾家,兼采今古文,受到廣泛的歡迎,成為《儀禮》研究的不祧之祖。

    古代科舉分房閱卷,從此之后,再無《儀禮》之房,因此,誦習《儀禮》的學者寥若晨星,《儀禮》屢經翻刻,訛脫衍倒之處在在多有,但由于誦習者少,很少有人問津。

    但兩者皆是幽寰法儀禮節,承自夏侯儀那漫長歲月的記憶。

    他曾倡議將喜喪儀禮移作賑款,有一次還主動把打算送給黃金榮64歲壽儀的50288元移作賑款,并組織發起各種形式的游藝演劇助賑。

    * 儀禮的讀音是:yí lǐ,儀禮的意思:儀禮 (儒家典籍)《儀禮》,儒家十三經之一。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共十七篇。內容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之前篇目不詳,漢初高堂生傳儀禮。 另有古文儀禮56篇,現已遺失。 儀禮 (詞語)儀禮,是漢語詞匯,拼音是yí lǐ,釋義為禮儀,禮節。也是書名。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