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淵源錄的讀音 伊洛淵源錄的意思
辭典解釋伊洛淵源錄 yī luò yuān yuán lù 書名。宋朱熹撰,十四卷。錄周茂叔以下,二程子之交游及門弟子四十六人之言行。為宋人談道學宗派最初的書。
- 伊
- 洛
- 淵
- 源
- 錄
“伊洛淵源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luò yuān yuán lù]
- 漢字注音:
- ㄧ ㄌㄨㄛˋ ㄩㄢ ㄩㄢˊ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伊洛淵源錄
- 是否常用:
- 否
“伊洛淵源錄”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伊洛淵源錄 yī luò yuān yuán lù ㄧ ㄌㄨㄛˋ ㄩㄢ ㄩㄢˊ ㄌㄨˋ 書名。宋朱熹撰,十四卷。錄周茂叔以下,二程子之交游及門弟子四十六人之言行。為宋人談道學宗派最初的書。
網絡解釋
“伊洛淵源錄”的單字解釋
【伊】:1.用于詞語的前面,加強語氣或感情色彩:伊始。伊于胡底。伊誰之力?2.姓。3.五四運動前后有的文學作品中用“伊”專指女性,后來改用“她”。
【洛】:1.洛河,水名,在陜西。2.洛河,水名,發源于陜西,流入河南。古時作“雒”。3.姓。
【淵】:1.深水、深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2.根源、本源:淵源。《新唐書·第五琦傳》:“今之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罪惡之淵藪。《後漢書·文苑傳·杜篤》:“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淵秋。5.深:學問淵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
【源】:1.水流起頭的地方:河源。泉源。發源。源遠流長。飲水思源。2.來源:貨源。資源。病源。3.姓。
【錄】:同“録”。
“伊洛淵源錄”的相關詞語
* 伊洛淵源錄的讀音是:yī luò yuān yuán lù,伊洛淵源錄的意思:辭典解釋伊洛淵源錄 yī luò yuān yuán lù 書名。宋朱熹撰,十四卷。錄周茂叔以下,二程子之交游及門弟子四十六人之言行。為宋人談道學宗派最初的書。
辭典解釋
伊洛淵源錄 yī luò yuān yuán lù ㄧ ㄌㄨㄛˋ ㄩㄢ ㄩㄢˊ ㄌㄨˋ書名。宋朱熹撰,十四卷。錄周茂叔以下,二程子之交游及門弟子四十六人之言行。為宋人談道學宗派最初的書。
【伊】:1.用于詞語的前面,加強語氣或感情色彩:伊始。伊于胡底。伊誰之力?2.姓。3.五四運動前后有的文學作品中用“伊”專指女性,后來改用“她”。
【洛】:1.洛河,水名,在陜西。2.洛河,水名,發源于陜西,流入河南。古時作“雒”。3.姓。
【淵】:1.深水、深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2.根源、本源:淵源。《新唐書·第五琦傳》:“今之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罪惡之淵藪。《後漢書·文苑傳·杜篤》:“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淵秋。5.深:學問淵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
【源】:1.水流起頭的地方:河源。泉源。發源。源遠流長。飲水思源。2.來源:貨源。資源。病源。3.姓。
【錄】:同“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