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戶的讀音 佃戶的意思
佃戶 佃戶是舊時租地主地的農民。佃戶亦稱欽撥佃戶。佃戶本為自行招募,如宋元祐八年(1093年)“添賜田一百頃,使其家依鄉原例,自召人耕種”;明洪武元年賜田二千大頃,仍“聽募人佃種,共六百二十四戶”。 正統四年(1439年)“奉圣旨,準存全戶五百戶,共湊人二千丁,見丁百畝”,成為欽賜。佃戶的職責是“專一耕種,辦納籽粒,以供本廟祭祀等項支用”,免其“一應雜泛差役”。亦稱欽撥佃戶。
- 佃
- 戶
“佃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àn hù]
- 漢字注音:
- ㄉㄧㄢˋ ㄏㄨˋ
- 簡繁字形:
- 佃戶
- 是否常用:
- 否
“佃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佃戶 diànhù
[tenant] 向地主租地的農戶
辭典解釋
佃戶 diàn hù ㄉㄧㄢˋ ㄏㄨˋ 租借他人土地耕種,按期納租的農家。
《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國世家.楚世家》:「至則營居以老,歲時衣青裙押佃戶送租入城。」
《儒林外史.第四回》:「僧官忙回過頭來看時,是佃戶何美之。」
近義詞
佃農,田戶,耕戶英語 tenant farmer
德語 P?chter (S, Agrar)?
法語 fermier, métayer
網絡解釋
佃戶
佃戶是舊時租地主地的農民。佃戶亦稱欽撥佃戶。佃戶本為自行招募,如宋元祐八年(1093年)“添賜田一百頃,使其家依鄉原例,自召人耕種”;明洪武元年賜田二千大頃,仍“聽募人佃種,共六百二十四戶”。
正統四年(1439年)“奉圣旨,準存全戶五百戶,共湊人二千丁,見丁百畝”,成為欽賜。佃戶的職責是“專一耕種,辦納籽粒,以供本廟祭祀等項支用”,免其“一應雜泛差役”。亦稱欽撥佃戶。
“佃戶”的單字解釋
【佃】:[diàn]1.農民向地主租種土地。2.姓。[tián]1.耕種田地。2.同“畋”,打獵。
【戶】:1.“戶”的繁體字。2.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3.住家、人家:“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4.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門當戶對”。5.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開戶”、“帳戶”、“存戶”。6.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7.姓。如漢代有戶尊。
“佃戶”的相關詞語
* 佃戶的讀音是:diàn hù,佃戶的意思:佃戶 佃戶是舊時租地主地的農民。佃戶亦稱欽撥佃戶。佃戶本為自行招募,如宋元祐八年(1093年)“添賜田一百頃,使其家依鄉原例,自召人耕種”;明洪武元年賜田二千大頃,仍“聽募人佃種,共六百二十四戶”。 正統四年(1439年)“奉圣旨,準存全戶五百戶,共湊人二千丁,見丁百畝”,成為欽賜。佃戶的職責是“專一耕種,辦納籽粒,以供本廟祭祀等項支用”,免其“一應雜泛差役”。亦稱欽撥佃戶。
基本解釋
佃戶 diànhù
[tenant] 向地主租地的農戶
辭典解釋
佃戶 diàn hù ㄉㄧㄢˋ ㄏㄨˋ租借他人土地耕種,按期納租的農家。
《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國世家.楚世家》:「至則營居以老,歲時衣青裙押佃戶送租入城。」
《儒林外史.第四回》:「僧官忙回過頭來看時,是佃戶何美之。」
近義詞
佃農,田戶,耕戶英語 tenant farmer
德語 P?chter (S, Agrar)?
法語 fermier, métayer
佃戶
佃戶是舊時租地主地的農民。佃戶亦稱欽撥佃戶。佃戶本為自行招募,如宋元祐八年(1093年)“添賜田一百頃,使其家依鄉原例,自召人耕種”;明洪武元年賜田二千大頃,仍“聽募人佃種,共六百二十四戶”。正統四年(1439年)“奉圣旨,準存全戶五百戶,共湊人二千丁,見丁百畝”,成為欽賜。佃戶的職責是“專一耕種,辦納籽粒,以供本廟祭祀等項支用”,免其“一應雜泛差役”。亦稱欽撥佃戶。
【佃】:[diàn]1.農民向地主租種土地。2.姓。[tián]1.耕種田地。2.同“畋”,打獵。
【戶】:1.“戶”的繁體字。2.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3.住家、人家:“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4.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門當戶對”。5.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開戶”、“帳戶”、“存戶”。6.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7.姓。如漢代有戶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