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城的讀音 佗城的意思
佗城 佗城位于廣東省龍川縣最南端,始于秦朝,原為龍川縣城,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佗城商業頗盛,至建國前夕,仍完整保留了縣前街、南門街、大東門街、小東門街、百歲街等,店鋪約300多間。佗城至今仍留下眾多古跡和古建筑,如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坑子里、牛背嶺;秦時古城基、越王井、趙佗故居、馬前崗等遺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時代的城隍廟、越王廟、孔廟、東河、仙塔橋、新塔、考棚等舊址及古建筑。 全鎮總面積21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約43218人。佗城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設施完善,毗鄰東源縣,距龍川縣城、鐵路編組站(廣梅汕、京九鐵路)僅8.5公里,河梅高速公路龍川西出口距鎮區僅1.5公里,東江、205國道、河梅高速公路在境內經過;鎮內17個行政村村道全部硬底化。佗城還是縣城規劃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鎮。水產、水果、蔬菜為該鎮三大農業支柱產業,特別是鎮內龍眼種植已成規模,面積達8144畝,被稱為“龍眼之鄉”。
- 佗
- 城
“佗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uó chéng]
- 漢字注音:
- ㄊㄨㄛˊ ㄔ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佗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漢南粵王趙佗的都城番禺(今廣州市南部)。
網絡解釋
佗城
佗城位于廣東省龍川縣最南端,始于秦朝,原為龍川縣城,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佗城商業頗盛,至建國前夕,仍完整保留了縣前街、南門街、大東門街、小東門街、百歲街等,店鋪約300多間。佗城至今仍留下眾多古跡和古建筑,如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坑子里、牛背嶺;秦時古城基、越王井、趙佗故居、馬前崗等遺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時代的城隍廟、越王廟、孔廟、東河、仙塔橋、新塔、考棚等舊址及古建筑。
全鎮總面積21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約43218人。佗城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設施完善,毗鄰東源縣,距龍川縣城、鐵路編組站(廣梅汕、京九鐵路)僅8.5公里,河梅高速公路龍川西出口距鎮區僅1.5公里,東江、205國道、河梅高速公路在境內經過;鎮內17個行政村村道全部硬底化。佗城還是縣城規劃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鎮。水產、水果、蔬菜為該鎮三大農業支柱產業,特別是鎮內龍眼種植已成規模,面積達8144畝,被稱為“龍眼之鄉”。
“佗城”的單字解釋
【佗】:通“馱(tuó)”。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佗城”的相關詞語
* 佗城的讀音是:tuó chéng,佗城的意思:佗城 佗城位于廣東省龍川縣最南端,始于秦朝,原為龍川縣城,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佗城商業頗盛,至建國前夕,仍完整保留了縣前街、南門街、大東門街、小東門街、百歲街等,店鋪約300多間。佗城至今仍留下眾多古跡和古建筑,如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坑子里、牛背嶺;秦時古城基、越王井、趙佗故居、馬前崗等遺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時代的城隍廟、越王廟、孔廟、東河、仙塔橋、新塔、考棚等舊址及古建筑。 全鎮總面積21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約43218人。佗城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設施完善,毗鄰東源縣,距龍川縣城、鐵路編組站(廣梅汕、京九鐵路)僅8.5公里,河梅高速公路龍川西出口距鎮區僅1.5公里,東江、205國道、河梅高速公路在境內經過;鎮內17個行政村村道全部硬底化。佗城還是縣城規劃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鎮。水產、水果、蔬菜為該鎮三大農業支柱產業,特別是鎮內龍眼種植已成規模,面積達8144畝,被稱為“龍眼之鄉”。
基本解釋
指漢南粵王趙佗的都城番禺(今廣州市南部)。佗城
佗城位于廣東省龍川縣最南端,始于秦朝,原為龍川縣城,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佗城商業頗盛,至建國前夕,仍完整保留了縣前街、南門街、大東門街、小東門街、百歲街等,店鋪約300多間。佗城至今仍留下眾多古跡和古建筑,如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坑子里、牛背嶺;秦時古城基、越王井、趙佗故居、馬前崗等遺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時代的城隍廟、越王廟、孔廟、東河、仙塔橋、新塔、考棚等舊址及古建筑。全鎮總面積21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約43218人。佗城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設施完善,毗鄰東源縣,距龍川縣城、鐵路編組站(廣梅汕、京九鐵路)僅8.5公里,河梅高速公路龍川西出口距鎮區僅1.5公里,東江、205國道、河梅高速公路在境內經過;鎮內17個行政村村道全部硬底化。佗城還是縣城規劃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鎮。水產、水果、蔬菜為該鎮三大農業支柱產業,特別是鎮內龍眼種植已成規模,面積達8144畝,被稱為“龍眼之鄉”。
【佗】:通“馱(tuó)”。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