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的讀音 侯方域的意思
侯方域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領袖。 侯方域是明戶部尚書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輩都是東林黨人,均因反對宦官專權而被黜。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合稱明末“四公子”,與陳貞慧交情尤深。明朝滅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參加科舉,為時人所譏:“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晚年失悔此舉。 清順治二年,28歲的侯方域回到歸德府老家。由于不甘寂寞,積極為清朝鎮壓農民軍出謀劃策,為鎮壓清初最大的農民起義榆園軍起義立下奇功。 靠侯方域獻計,清軍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存仁精準地扒開荊隆口黃河大堤,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區化為無人區,殺人以百萬計,一舉鎮壓了號稱有百萬之眾的榆園軍各部,成功解決了清朝初年的危機。事后清朝朝廷諱忌提及清軍扒開黃河,以水代兵的事跡,并未給予侯方域相應嘉獎。 至35歲,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業一無所成,悔恨不已,便將其書房更名為“壯悔堂”,表示其壯年后悔之意。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兩部文集《壯悔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明志。 清朝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37歲的侯方域因不能做官郁悶在懷和思念香君,染病身亡。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描寫的就是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側面反映了明亡清興的歷史背景。 (概述圖片資料來源)
- 侯
- 方
- 域
“侯方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óu fāng yù]
- 漢字注音:
- ㄏㄡˊ ㄈㄤ ㄩ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侯方域”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侯方域 hóu fāng yù ㄏㄡˊ ㄈㄤ ㄩˋ 人名。(西元1618~1654)?字朝宗,號雪苑。明末清初河南商邱人。生性豪邁,濟人之急雖千金不吝。明亡不仕,初縱情聲色,后發憤為古詩文,文法韓、歐,詩學杜甫,與魏禧、汪琬齊名。著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
網絡解釋
侯方域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領袖。
侯方域是明戶部尚書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輩都是東林黨人,均因反對宦官專權而被黜。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合稱明末“四公子”,與陳貞慧交情尤深。明朝滅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參加科舉,為時人所譏:“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晚年失悔此舉。
清順治二年,28歲的侯方域回到歸德府老家。由于不甘寂寞,積極為清朝鎮壓農民軍出謀劃策,為鎮壓清初最大的農民起義榆園軍起義立下奇功。
靠侯方域獻計,清軍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存仁精準地扒開荊隆口黃河大堤,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區化為無人區,殺人以百萬計,一舉鎮壓了號稱有百萬之眾的榆園軍各部,成功解決了清朝初年的危機。事后清朝朝廷諱忌提及清軍扒開黃河,以水代兵的事跡,并未給予侯方域相應嘉獎。
至35歲,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業一無所成,悔恨不已,便將其書房更名為“壯悔堂”,表示其壯年后悔之意。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兩部文集《壯悔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明志。
清朝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37歲的侯方域因不能做官郁悶在懷和思念香君,染病身亡。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描寫的就是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側面反映了明亡清興的歷史背景。
(概述圖片資料來源)
“侯方域”的單字解釋
【侯】:[hòu]閩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達官貴人:侯門似海。3.姓。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域】:1.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疆域:區域。異域。域外。絕域。2.泛指某種范圍:境域。音域。
“侯方域”的相關詞語
* 侯方域的讀音是:hóu fāng yù,侯方域的意思:侯方域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領袖。 侯方域是明戶部尚書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輩都是東林黨人,均因反對宦官專權而被黜。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合稱明末“四公子”,與陳貞慧交情尤深。明朝滅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參加科舉,為時人所譏:“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晚年失悔此舉。 清順治二年,28歲的侯方域回到歸德府老家。由于不甘寂寞,積極為清朝鎮壓農民軍出謀劃策,為鎮壓清初最大的農民起義榆園軍起義立下奇功。 靠侯方域獻計,清軍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存仁精準地扒開荊隆口黃河大堤,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區化為無人區,殺人以百萬計,一舉鎮壓了號稱有百萬之眾的榆園軍各部,成功解決了清朝初年的危機。事后清朝朝廷諱忌提及清軍扒開黃河,以水代兵的事跡,并未給予侯方域相應嘉獎。 至35歲,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業一無所成,悔恨不已,便將其書房更名為“壯悔堂”,表示其壯年后悔之意。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兩部文集《壯悔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明志。 清朝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37歲的侯方域因不能做官郁悶在懷和思念香君,染病身亡。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描寫的就是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側面反映了明亡清興的歷史背景。 (概述圖片資料來源)
辭典解釋
侯方域 hóu fāng yù ㄏㄡˊ ㄈㄤ ㄩˋ人名。(西元1618~1654)?字朝宗,號雪苑。明末清初河南商邱人。生性豪邁,濟人之急雖千金不吝。明亡不仕,初縱情聲色,后發憤為古詩文,文法韓、歐,詩學杜甫,與魏禧、汪琬齊名。著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
侯方域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領袖。侯方域是明戶部尚書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輩都是東林黨人,均因反對宦官專權而被黜。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合稱明末“四公子”,與陳貞慧交情尤深。明朝滅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入清后參加科舉,為時人所譏:“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晚年失悔此舉。
清順治二年,28歲的侯方域回到歸德府老家。由于不甘寂寞,積極為清朝鎮壓農民軍出謀劃策,為鎮壓清初最大的農民起義榆園軍起義立下奇功。
靠侯方域獻計,清軍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存仁精準地扒開荊隆口黃河大堤,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區化為無人區,殺人以百萬計,一舉鎮壓了號稱有百萬之眾的榆園軍各部,成功解決了清朝初年的危機。事后清朝朝廷諱忌提及清軍扒開黃河,以水代兵的事跡,并未給予侯方域相應嘉獎。
至35歲,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業一無所成,悔恨不已,便將其書房更名為“壯悔堂”,表示其壯年后悔之意。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兩部文集《壯悔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明志。
清朝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655年1月30日),37歲的侯方域因不能做官郁悶在懷和思念香君,染病身亡。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描寫的就是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側面反映了明亡清興的歷史背景。
(概述圖片資料來源)
【侯】:[hòu]閩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達官貴人:侯門似海。3.姓。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域】:1.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疆域:區域。異域。域外。絕域。2.泛指某種范圍:境域。音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