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運動的讀音 保路運動的意思
- 保
- 路
- 運
- 動
“保路運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ǎo lù yùn dòng]
- 漢字注音:
- ㄅㄠˇ ㄌㄨˋ ㄧㄨㄣˋ ㄉㄨㄙˋ
- 簡繁字形:
- 保路運動
- 是否常用:
- 否
“保路運動”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保路運動”的單字解釋
【保】:1.保護;保衛:保健。保家衛國。2.保持:保溫。保鮮。3.保證;擔保(做到):保質保量。保你一學就會。4.擔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釋。取保候審。5.保人;保證人:作保。交保。6.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參看〖保甲〗。7.姓。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運】:1.循序移動:運行。運動。運轉(zhuàn)。2.搬送:運輸。運載。運營(交通工具的運行和營業)。運力。運銷。空運。海運。3.使用:運用。運算。運筆。運籌(制定策略)。4.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說的遭遇:運氣。命運。幸運。國運。5.南北距離:廣運百里。6.姓。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保路運動”的相關詞語
“保路運動”造句
第一卷《丹心碧血》寫以郝天民為代表的第一代人在保路運動中的斗爭與犧牲,同時寫以郝云峰為代表的第二代人的成長。
不過,為清王朝敲響了喪鐘的四川保路運動,袍哥厥功甚偉。
到了清末,岳公館被其子孫賣與川漢鐵路總公司,于是這里成為辛亥年間四川保路運動的中心。
的鐵路夢始于1909年,“川漢鐵路”四川段在宜昌府開工,因改變歷史的四川保路運動停工,直到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成都有了第一條也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1911年皇族內閣的“鐵路國有化”政策出臺,他又成了“保路運動”的活躍人物。
這兩個普通,疊加在一起,引出的是一個極不普通的湯家風云人物,浙人保路運動的領導者、浙江首任都督湯壽潛。
賈宗嶸本家姓昌,爺爺昌爾大是上世紀初葉在成都極負盛名的大書法家,與保路運動人士蒲殿俊、羅綸關系極好,與時稱“五老七賢”的文人墨士交往緊密。
* 保路運動的讀音是:bǎo lù yùn dòng,保路運動的意思:
【保】:1.保護;保衛:保健。保家衛國。2.保持:保溫。保鮮。3.保證;擔保(做到):保質保量。保你一學就會。4.擔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釋。取保候審。5.保人;保證人:作保。交保。6.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參看〖保甲〗。7.姓。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運】:1.循序移動:運行。運動。運轉(zhuàn)。2.搬送:運輸。運載。運營(交通工具的運行和營業)。運力。運銷。空運。海運。3.使用:運用。運算。運筆。運籌(制定策略)。4.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說的遭遇:運氣。命運。幸運。國運。5.南北距離:廣運百里。6.姓。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第一卷《丹心碧血》寫以郝天民為代表的第一代人在保路運動中的斗爭與犧牲,同時寫以郝云峰為代表的第二代人的成長。
不過,為清王朝敲響了喪鐘的四川保路運動,袍哥厥功甚偉。
到了清末,岳公館被其子孫賣與川漢鐵路總公司,于是這里成為辛亥年間四川保路運動的中心。
的鐵路夢始于1909年,“川漢鐵路”四川段在宜昌府開工,因改變歷史的四川保路運動停工,直到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成都有了第一條也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1911年皇族內閣的“鐵路國有化”政策出臺,他又成了“保路運動”的活躍人物。
這兩個普通,疊加在一起,引出的是一個極不普通的湯家風云人物,浙人保路運動的領導者、浙江首任都督湯壽潛。
賈宗嶸本家姓昌,爺爺昌爾大是上世紀初葉在成都極負盛名的大書法家,與保路運動人士蒲殿俊、羅綸關系極好,與時稱“五老七賢”的文人墨士交往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