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假途滅虢的讀音 假途滅虢的意思

    【解釋】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出處】《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示例】此乃“~”之計也。虛名收川,實限荊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
    • jiǎ
    • miè
    • guó

    “假途滅虢”的讀音

    拼音讀音
    [jiǎ tú miè guó]
    漢字注音:
    ㄐㄧㄚˇ ㄊㄨˊ ㄇㄧㄝ ˋ ㄍㄨㄛˊ
    簡繁字形:
    假途滅虢
    是否常用:

    “假途滅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左傳.僖公五年》記載:晉國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在滅虢后的回師途中,把虞國也滅了。后以"假途滅虢"泛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

    辭典解釋

    假途滅虢  jiǎ tú miè guó  ㄐㄧㄚˇ ㄊㄨˊ ㄇㄧㄝˋ ㄍㄨㄛˊ  

    春秋時,晉國向虞國借路,以攻打虢國。滅虢之后,回師途中,亦滅虞國。見《左傳.僖公五年》。后以假途滅虢代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而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
    《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英語 lit. a short-cut to crush Guo (idiom)?; fig. to connive with sb to damage a third party, then turn on the partner

    德語 Eine Ausrede finden, um die Gegenpartei zu vermichten. (Sprichw)?

    網絡解釋

    【解釋】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出處】《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示例】此乃“~”之計也。虛名收川,實限荊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

    “假途滅虢”的單字解釋

    】:[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1.道路:路途。旅途。長途。道聽途說。半途而廢。用途。2.姓。
    】:同“”。
    】:1.周朝國名。西虢在今陜西寶雞東,后來遷到河南陜縣東南。東虢在今河南鄭州西北。北虢在今河南陜縣、山西平陸一帶。2.姓。

    “假途滅虢”的相關詞語

    * 假途滅虢的讀音是:jiǎ tú miè guó,假途滅虢的意思:【解釋】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出處】《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示例】此乃“~”之計也。虛名收川,實限荊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