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枯對的讀音 偏枯對的意思
偏枯對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鶺鴒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
- 偏
- 枯
- 對
“偏枯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iān kū duì]
- 漢字注音:
- ㄆㄧㄢ ㄎㄨ ㄉㄨㄟˋ
- 簡繁字形:
- 偏枯對
- 是否常用:
- 否
“偏枯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鹡鸰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宋·孫奕《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
網絡解釋
偏枯對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鶺鴒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
“偏枯對”的單字解釋
【偏】:1.不正;傾斜(跟“正”相對):偏鋒。太陽偏西了。2.僅注重一方面或對人對事不公正:偏重。偏愛。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偏于基礎理論的研究。3.輔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偏將。偏師。4.與某個標準相比有差距:體溫偏高。工資偏低。收入中等偏上。5.客套話,表示先用或已用過茶飯等(多接用“了”字):我偏過了,您請用吧。6.姓。7.偏偏:不讓我去我偏去。莊稼正需要雨水的時候,可天偏不下雨。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變得沒有水:枯井。海枯石爛。3.肌肉干癟:枯瘦。4.沒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對】:1.回答:對答如流。2.向著;朝著:槍口對準敵人。3.對抗;敵對:對手。針鋒相對。4.對待。例:對事不對人。5.正確;正常;相合:這話很對。神色不對。數目不對,還差一些。6.把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比較,看是否相符合:校對。對表。7.使兩個東西接觸或配合:把破鏡片對到一起。對榫。8.投合;適合:倆人很對脾氣。對心思。9.成雙的:對聯。10.攙入(多指液體):對水。11.?介詞。1.與“對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你的建議,他很重視。2.對待:小王對他有意見。3.朝;向:對人民負責。
“偏枯對”的相關詞語
* 偏枯對的讀音是:piān kū duì,偏枯對的意思:偏枯對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鶺鴒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
基本解釋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鹡鸰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宋·孫奕《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偏枯對
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鶺鴒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偏】:1.不正;傾斜(跟“正”相對):偏鋒。太陽偏西了。2.僅注重一方面或對人對事不公正:偏重。偏愛。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偏于基礎理論的研究。3.輔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偏將。偏師。4.與某個標準相比有差距:體溫偏高。工資偏低。收入中等偏上。5.客套話,表示先用或已用過茶飯等(多接用“了”字):我偏過了,您請用吧。6.姓。7.偏偏:不讓我去我偏去。莊稼正需要雨水的時候,可天偏不下雨。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變得沒有水:枯井。海枯石爛。3.肌肉干癟:枯瘦。4.沒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對】:1.回答:對答如流。2.向著;朝著:槍口對準敵人。3.對抗;敵對:對手。針鋒相對。4.對待。例:對事不對人。5.正確;正常;相合:這話很對。神色不對。數目不對,還差一些。6.把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比較,看是否相符合:校對。對表。7.使兩個東西接觸或配合:把破鏡片對到一起。對榫。8.投合;適合:倆人很對脾氣。對心思。9.成雙的:對聯。10.攙入(多指液體):對水。11.?介詞。1.與“對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你的建議,他很重視。2.對待:小王對他有意見。3.朝;向:對人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