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錄司的讀音 僧錄司的意思
僧錄司 詞語解釋 sēng lù sī ㄙㄥ ㄌㄨˋ ㄙㄧ 僧錄司 執掌寺院僧尼事務的官署。 唐 開成 中始設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當日就差押番去 臨安府 僧錄司,討一道度牒,將乙侍者剃度為僧。”《明史·職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錄司、道錄司……設官不給俸,隸禮部。”《清會典·禮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注于籍”原注:“京師僧官曰僧錄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道釋科教·僧錄》。
- 僧
- 錄
- 司
“僧錄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ēng lù sī]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僧錄司
- 是否常用:
- 否
“僧錄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執掌寺院僧尼事務的官署。
網絡解釋
僧錄司
詞語解釋
sēng lù sī ㄙㄥ ㄌㄨˋ ㄙㄧ
僧錄司
執掌寺院僧尼事務的官署。 唐 開成 中始設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當日就差押番去 臨安府 僧錄司,討一道度牒,將乙侍者剃度為僧。”《明史·職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錄司、道錄司……設官不給俸,隸禮部。”《清會典·禮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注于籍”原注:“京師僧官曰僧錄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道釋科教·僧錄》。
“僧錄司”的單字解釋
【僧】: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僧人。僧衣。[僧伽之省,梵sa?gha]2.姓。
【錄】:同“録”。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僧錄司”的相關詞語
* 僧錄司的讀音是:sēng lù sī,僧錄司的意思:僧錄司 詞語解釋 sēng lù sī ㄙㄥ ㄌㄨˋ ㄙㄧ 僧錄司 執掌寺院僧尼事務的官署。 唐 開成 中始設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當日就差押番去 臨安府 僧錄司,討一道度牒,將乙侍者剃度為僧。”《明史·職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錄司、道錄司……設官不給俸,隸禮部。”《清會典·禮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注于籍”原注:“京師僧官曰僧錄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道釋科教·僧錄》。
基本解釋
執掌寺院僧尼事務的官署。僧錄司
詞語解釋sēng lù sī ㄙㄥ ㄌㄨˋ ㄙㄧ
僧錄司
執掌寺院僧尼事務的官署。 唐 開成 中始設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當日就差押番去 臨安府 僧錄司,討一道度牒,將乙侍者剃度為僧。”《明史·職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錄司、道錄司……設官不給俸,隸禮部。”《清會典·禮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注于籍”原注:“京師僧官曰僧錄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道釋科教·僧錄》。
【僧】: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僧人。僧衣。[僧伽之省,梵sa?gha]2.姓。
【錄】:同“録”。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