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怎么讀 僰的意思
“僰”字共有1個讀音:
[bó]

漢字 | 僰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ㄛˊ |
部首 | [人] 人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2 |
異體字 | ?? ?? ?? ??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F0 |
其它編碼 | 五筆:gmiw|smsw 倉頡:dbo 鄭碼:fllo 四角:55809 |
筆順編碼 | 1252341252343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フ丨ノ丶一丨フ丨ノ丶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折 豎 撇 點 橫 豎 橫折 豎 撇 點 撇 捺 |
僰字的意思
我國古代稱居住在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
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僰
bó ㄅㄛˊ
◎ 中國古代稱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
英語 ancient aboriginal tribe
法語 ethnie Bo
僰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僰 bó
〈名〉
中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 [Bo nationality]。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為中心的今川南以及滇東一帶
僰字的辭典解釋
僰ㄅㄛˊbó名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參見「僰人 」條。
康熙字典解釋
僰【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音匐。《禮·王制》屛之遠方,西方曰僰。《註》僰,偪也,使之偪寄於荒遠也。
又《說文》犍爲蠻夷也。《田汝成·炎徼紀聞》僰人在漢爲犍爲郡,在唐爲于矢部,蓋南詔東鄙也。《揚雄·長楊賦》羌僰東馳。《說文》作僰。從人棘聲。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僰【卷八】【人部】
犍爲蠻夷。從人棘聲。蒲北切
說文解字注
(僰)楗爲蠻夷也。楗各本作犍。今依漢碑從木。司馬相如傳曰。唐蒙使略通夜郞西僰中。文穎曰。夜郞、僰中皆西南夷。後以爲牂柯、楗爲二郡。按楗爲郡有僰道縣。卽今四川敘州府治也。其人民曰僰。王制。屛之遠方。西方曰僰。東方曰寄。鄭注。僰當爲棘。棘之言逼。使之逼寄於夷戎。按記文僰字、鄭不以爲西南夷。故易爲棘。經傳之棘多訓亟也。故曰棘之言逼。使與寄字一例。釋文云。棘又作僰。於此知記本作僰。鄭易爲棘也。唐初本已誤。從人。棘聲。蒲北切。一部。
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