儗非其倫的讀音 儗非其倫的意思
【解釋】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儗,古通“擬”,比擬。【出處】語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示例】太白又與吳筠齊名,見唐史。雖~,時亦矯矯。 ◎明·明應麟《詩藪·唐下》
- 儗
- 非
- 其
- 倫
“儗非其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ǐ fēi qí lún]
- 漢字注音:
- ㄋㄧˇ ㄈㄟ ㄑㄧˊ ㄌㄨㄣˊ
- 簡繁字形:
- 儗非其倫
- 是否常用:
- 否
“儗非其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亦作:儗不於倫
網絡解釋
【解釋】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儗,古通“擬”,比擬。
【出處】語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
【示例】太白又與吳筠齊名,見唐史。雖~,時亦矯矯。 ◎明·明應麟《詩藪·唐下》
“儗非其倫”的單字解釋
【儗】:[nǐ]1.《廣韻》魚紀切,上止,疑。2.準備,打算。3.古同“擬”,比擬。4.茂盛貌。草木、莊稼茂盛的樣子:“黎稷儗儗”5.眾多。6.遲疑。7.凝滯。8.超越本份。9.草擬,依照。10.比劃。[yì]1.《廣韻》魚記切,去志,疑。2.遲滯;遲疑。參見“儔儗”。[ài]1.《廣韻》五溉切,去代,疑。2.《廣韻》海愛切,去代,曉。3.見“儓儗”。[yí]1.《集韻》魚其切,平之,疑。2.疑。謂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其】:[qí]1.人稱代詞。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各得其所。自圓其說。2.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她、它)們:促其早日實現。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詞。那個;那樣:查無其事。不厭其煩。4.指示代詞。虛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測、反詰:豈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請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詞綴:極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酈食其(LìYìjī),漢朝人。
【倫】:同“倫”。
“儗非其倫”的相關詞語
* 儗非其倫的讀音是:nǐ fēi qí lún,儗非其倫的意思:【解釋】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儗,古通“擬”,比擬。【出處】語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示例】太白又與吳筠齊名,見唐史。雖~,時亦矯矯。 ◎明·明應麟《詩藪·唐下》
基本解釋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亦作:儗不於倫【解釋】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儗,古通“擬”,比擬。
【出處】語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
【示例】太白又與吳筠齊名,見唐史。雖~,時亦矯矯。 ◎明·明應麟《詩藪·唐下》
【儗】:[nǐ]1.《廣韻》魚紀切,上止,疑。2.準備,打算。3.古同“擬”,比擬。4.茂盛貌。草木、莊稼茂盛的樣子:“黎稷儗儗”5.眾多。6.遲疑。7.凝滯。8.超越本份。9.草擬,依照。10.比劃。[yì]1.《廣韻》魚記切,去志,疑。2.遲滯;遲疑。參見“儔儗”。[ài]1.《廣韻》五溉切,去代,疑。2.《廣韻》海愛切,去代,曉。3.見“儓儗”。[yí]1.《集韻》魚其切,平之,疑。2.疑。謂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其】:[qí]1.人稱代詞。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各得其所。自圓其說。2.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她、它)們:促其早日實現。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詞。那個;那樣:查無其事。不厭其煩。4.指示代詞。虛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測、反詰:豈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請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詞綴:極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酈食其(LìYìjī),漢朝人。
【倫】:同“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