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子的讀音 兀子的意思
兀子 兀子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方言。馬扎,小椅子小凳子之類的坐具,都可以稱之為“兀子”,或者是“兀撐子”,其特點是,體積小,方便移動,價格低廉。可以在釣魚,野餐等外出活動中攜帶提供休息。
- 兀
- 子
“兀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ū zǐ]
- 漢字注音:
- ㄨ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兀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杌子。小矮凳。 2.見"兀自"。 辭典解釋
兀子 wù zi ㄨˋ ˙ㄗ 一種方形而沒有靠背的小凳子。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往時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兀子,則人皆譏其無法度。」
《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又哭了一回,把個坐兀子填高,將汗巾兜在梁上,正欲自縊。」
也稱為「杌凳」、「杌子」。
兀自、獨自。
《董西廂.卷八》:「誰知今日見伊,尚兀子鰥居獨自。」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網絡解釋
兀子
兀子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方言。馬扎,小椅子小凳子之類的坐具,都可以稱之為“兀子”,或者是“兀撐子”,其特點是,體積小,方便移動,價格低廉。可以在釣魚,野餐等外出活動中攜帶提供休息。
“兀子”的單字解釋
【兀】:[wù]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2.形容山禿。泛指禿:兀鷲。[wū]〔兀禿〕也作兀突。水不涼也不熱:兀水。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兀子”的相關詞語
* 兀子的讀音是:wū zǐ,兀子的意思:兀子 兀子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方言。馬扎,小椅子小凳子之類的坐具,都可以稱之為“兀子”,或者是“兀撐子”,其特點是,體積小,方便移動,價格低廉。可以在釣魚,野餐等外出活動中攜帶提供休息。
基本解釋
1.即杌子。小矮凳。 2.見"兀自"。辭典解釋
兀子 wù zi ㄨˋ ˙ㄗ一種方形而沒有靠背的小凳子。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往時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兀子,則人皆譏其無法度。」
《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又哭了一回,把個坐兀子填高,將汗巾兜在梁上,正欲自縊。」
也稱為「杌凳」、「杌子」。
兀自、獨自。
《董西廂.卷八》:「誰知今日見伊,尚兀子鰥居獨自。」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兀子
兀子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方言。馬扎,小椅子小凳子之類的坐具,都可以稱之為“兀子”,或者是“兀撐子”,其特點是,體積小,方便移動,價格低廉。可以在釣魚,野餐等外出活動中攜帶提供休息。【兀】:[wù]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2.形容山禿。泛指禿:兀鷲。[wū]〔兀禿〕也作兀突。水不涼也不熱:兀水。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