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後私的讀音 先公後私的意思
【解釋】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示例】卿~,可謂大忠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
- 先
- 公
- 後
- 私
“先公後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ān gōng hòu sī]
- 漢字注音:
- ㄒㄧㄢ ㄍㄨㄥ ㄏㄡˋ ㄙ
- 簡繁字形:
- 先公后私
- 是否常用:
- 否
“先公後私”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先公后私 xiān gōng hòu sī ㄒㄧㄢ ㄍㄨㄥ ㄏㄡˋ ㄙ 先處理公事然后才考慮私事。
《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弟既事劉豫州,理宜先公后私。」
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七出》:「待國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當,先公后私,理當然也。」
網絡解釋
【解釋】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
【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
【示例】卿~,可謂大忠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
“先公後私”的單字解釋
【先】:1.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對):先進。先例。事先。領先。爭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說幾句。3.暫時: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慮。4.祖先;上代:先人。5.尊稱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術比先強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訴我?7.姓。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後】:同“后”。
【私】:1.屬于個人的或為了個人的(跟“公”相對):私事。私信。私有。2.自私(跟“公”相對):私心。大公無私。3.暗地里;私下:私訪。竊竊私語。4.秘密而不合法的:私貨。私鹽。私通。
“先公後私”的相關詞語
* 先公後私的讀音是:xiān gōng hòu sī,先公後私的意思:【解釋】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示例】卿~,可謂大忠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
辭典解釋
先公后私 xiān gōng hòu sī ㄒㄧㄢ ㄍㄨㄥ ㄏㄡˋ ㄙ先處理公事然后才考慮私事。
《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弟既事劉豫州,理宜先公后私。」
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七出》:「待國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當,先公后私,理當然也。」
【解釋】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
【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
【示例】卿~,可謂大忠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
【先】:1.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對):先進。先例。事先。領先。爭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說幾句。3.暫時: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慮。4.祖先;上代:先人。5.尊稱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術比先強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訴我?7.姓。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後】:同“后”。
【私】:1.屬于個人的或為了個人的(跟“公”相對):私事。私信。私有。2.自私(跟“公”相對):私心。大公無私。3.暗地里;私下:私訪。竊竊私語。4.秘密而不合法的:私貨。私鹽。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