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節的讀音 八月節的意思
八月節 (仡佬族傳統節日)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于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
- 八
- 月
- 節
“八月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yuè jié]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ㄩㄝˋ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八月節
- 是否常用:
- 是
“八月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八月節 Bāyuèjié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即農歷八月十五日,中國傳統的節日
辭典解釋
八月節 bā yuè jié ㄅㄚ ㄩㄝˋ ㄐㄧㄝˊ 農歷八月十五日。參見「中秋節」條。
如:「中元節一過,八月節就快到了。」
網絡解釋
八月節 (仡佬族傳統節日)
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于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
“八月節”的單字解釋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賞月。2.計時的單位,公歷1年分為12個月。3.每月的:月刊。月產量。4.形狀像月亮的;圓的:月琴。月餅。5.姓。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八月節”的相關詞語
“八月節”造句
好主意。在中國,在八月節這天,對于我們能在一路吃頓團圓飯是很重要的。
謝謝你邀請我來做客的。今日是八月節了。我買了一束一種植物的花花送給你,斑斕的花給斑斕的女孩。
品種有井峪蓋柿、磨盤柿、杵頭柿、火柿和八月節柿子等。
清朝有所謂三節,也就是過年、五月節、八月節。
胡家班一行三十余人再次到邯鄲走鹽,已過了八月節,霜風初起,湖沼暗綠,抬眼望去,一行南飛的群雁嘹嚦干云聲聲震耳。
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可有人告訴我到了八月節的時候,荔枝可以收成四五百斤,當時大吃一驚,有一種很矛盾復雜的感情。
這樣的時辰,最難將息,何況是在八月節。
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就飽嘗了各種美味的食品,對于八月節的月餅根本就沒放在眼里。
舊時過八月節給小孩穿兔鞋、戴兔帽,也是這種風俗的體現。
* 八月節的讀音是:bā yuè jié,八月節的意思:八月節 (仡佬族傳統節日)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于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
基本解釋
八月節 Bāyuèjié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即農歷八月十五日,中國傳統的節日
辭典解釋
八月節 bā yuè jié ㄅㄚ ㄩㄝˋ ㄐㄧㄝˊ農歷八月十五日。參見「中秋節」條。
如:「中元節一過,八月節就快到了。」
八月節 (仡佬族傳統節日)
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于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賞月。2.計時的單位,公歷1年分為12個月。3.每月的:月刊。月產量。4.形狀像月亮的;圓的:月琴。月餅。5.姓。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好主意。在中國,在八月節這天,對于我們能在一路吃頓團圓飯是很重要的。
謝謝你邀請我來做客的。今日是八月節了。我買了一束一種植物的花花送給你,斑斕的花給斑斕的女孩。
品種有井峪蓋柿、磨盤柿、杵頭柿、火柿和八月節柿子等。
清朝有所謂三節,也就是過年、五月節、八月節。
胡家班一行三十余人再次到邯鄲走鹽,已過了八月節,霜風初起,湖沼暗綠,抬眼望去,一行南飛的群雁嘹嚦干云聲聲震耳。
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可有人告訴我到了八月節的時候,荔枝可以收成四五百斤,當時大吃一驚,有一種很矛盾復雜的感情。
這樣的時辰,最難將息,何況是在八月節。
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就飽嘗了各種美味的食品,對于八月節的月餅根本就沒放在眼里。
舊時過八月節給小孩穿兔鞋、戴兔帽,也是這種風俗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