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病的讀音 八病的意思
八病 八病,古代關于詩歌聲律的術語。為南朝梁沈約所提出,沈約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規定了一套五言詩創作時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記之“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聲病。其對于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病。
- 八
- 病
“八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bìng]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ㄅㄧㄥ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八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作詩在聲律上應當避忌的八種弊病。南齊永明中沈約等倡聲病說﹐至唐始有八病的名目﹐宋人更加以發揮。八病為: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平頭指五言詩第一字﹑第二字不得與第六字﹑第七字同聲(同平﹑上﹑去﹑入)。一說﹐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聲。上尾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連韻者可不論)。蜂腰指五言詩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言兩頭粗﹐中間細﹐有似蜂腰。鶴膝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言兩頭細﹐中間粗﹐有似鶴膝(近人從宋蔡寬夫說﹐以為五字中首尾皆濁音而中一字清者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者為鶴膝)。 2.大韻指五言詩如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更著"人"﹑"津"﹑"鄰"﹑"身"﹑"陳"等字(即與韻相犯)。小韻指除韻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間互犯)。旁紐一名大紐﹐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著"魚"﹑"元"﹑"阮"﹑"愿"等與"月"字同聲紐的字。正紐一名小紐﹐即以"壬"﹑"衽"﹑"任"﹑"入"為一紐﹐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著"衽"﹑"任"﹑"入"字﹐致犯四聲相紐之病﹐八病說原為研討聲韻和協變化﹐對律詩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瑣﹐反而束縛了詩歌內容的表達。參閱宋梅堯臣《續金針詩格》﹑清紀昀《沈氏四聲考》下。 辭典解釋
八病 bā bìng ㄅㄚ ㄅㄧㄥˋ 詩文聲律上的八種弊病,為南朝梁沈約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詩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缺失。
網絡解釋
八病
八病,古代關于詩歌聲律的術語。為南朝梁沈約所提出,沈約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規定了一套五言詩創作時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記之“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聲病。其對于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病。
“八病”的單字解釋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的不正常的狀態:疾病。心臟病。他的病已經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不正常狀態:他著了涼,病了三天。3.害處;私弊:弊病。4.缺點;錯誤:語病。通病。5.禍害;損害:禍國病民。6.責備;不滿:詬病。為世所病。
“八病”的相關成語
“八病”的相關詞語
* 八病的讀音是:bā bìng,八病的意思:八病 八病,古代關于詩歌聲律的術語。為南朝梁沈約所提出,沈約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規定了一套五言詩創作時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記之“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聲病。其對于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病。
基本解釋
1.謂作詩在聲律上應當避忌的八種弊病。南齊永明中沈約等倡聲病說﹐至唐始有八病的名目﹐宋人更加以發揮。八病為: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平頭指五言詩第一字﹑第二字不得與第六字﹑第七字同聲(同平﹑上﹑去﹑入)。一說﹐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聲。上尾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連韻者可不論)。蜂腰指五言詩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言兩頭粗﹐中間細﹐有似蜂腰。鶴膝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言兩頭細﹐中間粗﹐有似鶴膝(近人從宋蔡寬夫說﹐以為五字中首尾皆濁音而中一字清者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者為鶴膝)。 2.大韻指五言詩如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更著"人"﹑"津"﹑"鄰"﹑"身"﹑"陳"等字(即與韻相犯)。小韻指除韻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間互犯)。旁紐一名大紐﹐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著"魚"﹑"元"﹑"阮"﹑"愿"等與"月"字同聲紐的字。正紐一名小紐﹐即以"壬"﹑"衽"﹑"任"﹑"入"為一紐﹐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著"衽"﹑"任"﹑"入"字﹐致犯四聲相紐之病﹐八病說原為研討聲韻和協變化﹐對律詩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瑣﹐反而束縛了詩歌內容的表達。參閱宋梅堯臣《續金針詩格》﹑清紀昀《沈氏四聲考》下。辭典解釋
八病 bā bìng ㄅㄚ ㄅㄧㄥˋ詩文聲律上的八種弊病,為南朝梁沈約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詩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缺失。
八病
八病,古代關于詩歌聲律的術語。為南朝梁沈約所提出,沈約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規定了一套五言詩創作時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記之“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聲病。其對于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病。【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的不正常的狀態:疾病。心臟病。他的病已經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不正常狀態:他著了涼,病了三天。3.害處;私弊:弊病。4.缺點;錯誤:語病。通病。5.禍害;損害:禍國病民。6.責備;不滿:詬病。為世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