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上書的意思 公車上書的讀音和出處
- 公
- 車
- 上
- 書
- 成語名稱:
- 公車上書
- 成語拼音:
- [gōng chē shàng shū]
- 成語解釋:
- 公車:漢代官署名。指舉人進京應試。特指入京會試的士人上書言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東方朔傳》:“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干奏牘。”
- 成語例句:
-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康有為即曾聯絡其中的一千余人,舉行了著名的‘公車上書’,要求拒合,遷都,變法圖強。”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政事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公車上書
- 英文翻譯:
- On the bu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公車上書”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公車 官署 舉人 進京 特指 入京 會試 的士 上書
“公車上書”的單字解釋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車】:[chē]1.陸地上有輪子的運輸工具:火車。汽車。馬車。一輛車。2.利用輪軸旋轉的機具:紡車。滑車。水車。3.指機器:開車。車間。4.車削:車圓。車螺絲釘。5.用水車取水:車水。6.轉動(多指身體):車過身來。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種。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公車上書”的相關成語
“公車上書”的關聯成語
公字的成語
車字的成語
上字的成語
書字的成語
公開頭的成語
車開頭的成語
上開頭的成語
書開頭的成語
gong的成語
che的成語
shang的成語
shu的成語
gcss的成語
公車什么什么的成語
公什么上什么的成語
公什么什么書的成語
什么車上什么的成語
什么車什么書的成語
什么什么上書的成語
“公車上書”造句
十多所高學校一起指責,這就有點像清末的公車上書一般。
康有為等發動公車上書,掀起維新變法的高潮。
適逢公車上書,康有為等奏上變法之本,帝覽而喜之,隨召見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
他一生為國為民,曾參與“公車上書”,維新失敗后赴馬來西亞,歷經艱苦卓絕的開發,開辟出“新福州”墾殖地,為家鄉貧苦農民開辟生存之路,造福一方。
并始終抱著上醫醫國的宗旨,積極參與康有為公車上書意圖變法,主張救國自強,在當時的瑞安,聚集一批思想進步人士。
一、公車上書高一的上學期一過,開不開文科班,就成為一個爭論焦點。
蘇文進門時,劉徹正在看公車上書的那三千竹簡,看了片刻,不禁發笑,繼續看,又一陣發笑,之前的戰事交給衛青蒼紫處理,他才有心如此發笑。
其實也和所謂公車上書差不多,我想這次分班肯定不止我們一個班上的人有意見,應該是我們整個二年級都會有意見,所以我的方法很簡單。
康有為一開始就篡取公車上書的美名,中學歷史課本說到這一段又犯渾了,馬關條約激起眾怒,是松筠組織官員上書三十一次。
痛定思痛之下男同事們都另謀出路,只有向外發展了,眾人聯名公車上書,嚴正要求聯誼,于是偶爾能夠與別的部門一起聚餐。
* 公車上書的意思 公車上書的成語解釋 公車上書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