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連禍結的讀音 兵連禍結的意思
【解釋】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出處】《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示例】~,涂炭平民,耗損國內,悔之晚矣。 ◎明·劉基《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近義詞】兵荒馬亂、內憂外患、天下大亂【反義詞】安居樂業、物阜民豐、國泰民安【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持久的戰爭
- 兵
- 連
- 禍
- 結
“兵連禍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漢字注音:
-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兵連禍結
- 是否常用:
- 否
“兵連禍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兵連禍結 bīnglián-huòjié
[war-ridden] 戰爭和災禍接連不斷
兵連禍結,三十余年
辭典解釋
兵連禍結 bīng lián huò jié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也作「禍結兵連」。
近義詞
兵荒馬亂反義詞
太平蓋世﹑天下太平英語 ravaged by successive wars, war-torn, war-ridden
網絡解釋
【解釋】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出處】《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
【示例】~,涂炭平民,耗損國內,悔之晚矣。 ◎明·劉基《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
【近義詞】兵荒馬亂、內憂外患、天下大亂
【反義詞】安居樂業、物阜民豐、國泰民安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持久的戰爭
“兵連禍結”的單字解釋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連】:同“連”。
【禍】:同“禍”。
【結】:[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
“兵連禍結”的相關詞語
* 兵連禍結的讀音是:bīng lián huò jié,兵連禍結的意思:【解釋】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出處】《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示例】~,涂炭平民,耗損國內,悔之晚矣。 ◎明·劉基《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近義詞】兵荒馬亂、內憂外患、天下大亂【反義詞】安居樂業、物阜民豐、國泰民安【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持久的戰爭
基本解釋
兵連禍結 bīnglián-huòjié
[war-ridden] 戰爭和災禍接連不斷
兵連禍結,三十余年
辭典解釋
兵連禍結 bīng lián huò jié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ˊ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也作「禍結兵連」。
近義詞
兵荒馬亂反義詞
太平蓋世﹑天下太平英語 ravaged by successive wars, war-torn, war-ridden
【解釋】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出處】《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余年。”
【示例】~,涂炭平民,耗損國內,悔之晚矣。 ◎明·劉基《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
【近義詞】兵荒馬亂、內憂外患、天下大亂
【反義詞】安居樂業、物阜民豐、國泰民安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持久的戰爭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連】:同“連”。
【禍】:同“禍”。
【結】:[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