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謨訓誥的讀音 典謨訓誥的意思
【解釋】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②泛指經典之文。【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示例】堯、舜、湯之道在~之間。 ◎唐·康駢《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 典
- 謨
- 訓
- 誥
“典謨訓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ǎn mó xùn gào]
- 漢字注音:
- ㄉㄧㄢˇ ㄇㄛˊ ㄒㄩㄣˋ ㄍㄠˋ
- 簡繁字形:
- 典謨訓誥
- 是否常用:
- 否
“典謨訓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 2.泛指經典之文。 辭典解釋
典謨訓誥 diǎn mó xùn gào ㄉㄧㄢˇ ㄇㄛˊ ㄒㄩㄣˋ ㄍㄠˋ 書經中的〈堯典〉、〈大禹謨〉、〈伊訓〉、〈湯誥〉等,都是古圣賢相誥誡的言論。
網絡解釋
【解釋】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②泛指經典之文。
【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示例】堯、舜、湯之道在~之間。 ◎唐·康駢《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典謨訓誥”的單字解釋
【典】:1.標準;法則:典范。典章。2.典范性書籍:詞典。引經據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禮: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試。典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謨】:計謀,策略:謨士(謀士)。謨猷(計謀,謀略)。宏謨。雄謨。
【訓】:同“訓”。
【誥】:1.上位者告諭下位者。《易經?姤卦?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2.文體名。古代用來告誡他人的文字,後成為君王諭令臣下的專用文體:“康誥”、“洛誥”、“酒誥”。
“典謨訓誥”的相關詞語
* 典謨訓誥的讀音是:diǎn mó xùn gào,典謨訓誥的意思:【解釋】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②泛指經典之文。【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示例】堯、舜、湯之道在~之間。 ◎唐·康駢《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基本解釋
1.《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 2.泛指經典之文。辭典解釋
典謨訓誥 diǎn mó xùn gào ㄉㄧㄢˇ ㄇㄛˊ ㄒㄩㄣˋ ㄍㄠˋ書經中的〈堯典〉、〈大禹謨〉、〈伊訓〉、〈湯誥〉等,都是古圣賢相誥誡的言論。
【解釋】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②泛指經典之文。
【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示例】堯、舜、湯之道在~之間。 ◎唐·康駢《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典】:1.標準;法則:典范。典章。2.典范性書籍:詞典。引經據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禮: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試。典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謨】:計謀,策略:謨士(謀士)。謨猷(計謀,謀略)。宏謨。雄謨。
【訓】:同“訓”。
【誥】:1.上位者告諭下位者。《易經?姤卦?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2.文體名。古代用來告誡他人的文字,後成為君王諭令臣下的專用文體:“康誥”、“洛誥”、“酒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