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供奉的讀音 內供奉的意思
內供奉 職官名。 唐初設侍御史內供奉、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唐玄宗時有翰林供奉,專備應制。宋時設東、西頭供奉官,為武職階官,內東、西頭供奉官,為宦官階官;均用表品級,無實際職掌。清代稱南書房行走為內廷供奉。
- 內
- 供
- 奉
“內供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èi gòng fèng]
- 漢字注音:
- ㄣㄟˋ ㄍㄨㄥˋ ㄈㄥˋ
- 簡繁字形:
- 內供奉
- 是否常用:
- 否
“內供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唐代職官名。唐設殿中侍御史九人,其中三人為內供奉。掌殿廷供奉之儀,糾察百官之失儀者。見《新唐書.百官志三》。 2.供奉于宮中內道場的僧官稱"內供奉"。
網絡解釋
內供奉
職官名。 唐初設侍御史內供奉、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唐玄宗時有翰林供奉,專備應制。宋時設東、西頭供奉官,為武職階官,內東、西頭供奉官,為宦官階官;均用表品級,無實際職掌。清代稱南書房行走為內廷供奉。
“內供奉”的單字解釋
【內】:[nèi]1.里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áng)。內涵。2.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3.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納”,收入;接受。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奉】:1.給;獻給(多指對上級或長輩):奉獻。奉上新書一冊。2.接受(多指上級或長輩的):奉旨。奉上級命令。3.尊重:崇奉。奉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養。侍奉。6.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奉托。奉陪。奉勸。奉告。7.姓。
“內供奉”的相關詞語
* 內供奉的讀音是:nèi gòng fèng,內供奉的意思:內供奉 職官名。 唐初設侍御史內供奉、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唐玄宗時有翰林供奉,專備應制。宋時設東、西頭供奉官,為武職階官,內東、西頭供奉官,為宦官階官;均用表品級,無實際職掌。清代稱南書房行走為內廷供奉。
基本解釋
1.唐代職官名。唐設殿中侍御史九人,其中三人為內供奉。掌殿廷供奉之儀,糾察百官之失儀者。見《新唐書.百官志三》。 2.供奉于宮中內道場的僧官稱"內供奉"。內供奉
職官名。 唐初設侍御史內供奉、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唐玄宗時有翰林供奉,專備應制。宋時設東、西頭供奉官,為武職階官,內東、西頭供奉官,為宦官階官;均用表品級,無實際職掌。清代稱南書房行走為內廷供奉。【內】:[nèi]1.里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áng)。內涵。2.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3.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納”,收入;接受。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奉】:1.給;獻給(多指對上級或長輩):奉獻。奉上新書一冊。2.接受(多指上級或長輩的):奉旨。奉上級命令。3.尊重:崇奉。奉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養。侍奉。6.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奉托。奉陪。奉勸。奉告。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