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帶的讀音 冠帶的意思
冠帶 (古代配飾裝飾品)1.古代男孩發育之后到了允許使用成人裝束的年齡階段或教化儀式,后被引申為五行發展過程十二種狀態之一,古書中也指穿衣戴帽之行為過程。 2.主初始小成,積極向上,蓬勃發展之狀態。取喻男冠女笈之小成。 日歷上的冠帶:冠就是帽子的意思,帶,就是古代配飾的意思。總之是一些裝飾品! 3.據《呂氏春秋通詮·慎勢》載:“冠帶,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 4.借指官吏。 5.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臨冠帶, 出生名門, 能顯榮達。
- 冠
- 帶
“冠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àn dài]
- 漢字注音:
- ㄍㄨㄢˋ ㄉㄞˋ
- 簡繁字形:
- 冠帶
- 是否常用:
- 否
“冠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帽子與腰帶。 2.戴帽子束腰帶。 3.指裝束,打扮。 4.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 5.謂使習禮儀。 6.比喻封爵,官職。 7.指官吏﹑士紳。 8.指男子。 辭典解釋
冠帶 guān dài ㄍㄨㄢ ㄉㄞˋ 頂冠與腰帶。
官家妝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王部郎雖是舊主人,今見如此冠帶換扮了,一時那里遂認得?」
習于禮教的人。
《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今封疆之內,冠帶之倫,咸獲嘉祉, 靡有闕遺矣。」
士族或貴人。
《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 蓋億萬計。」
《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網絡解釋
冠帶 (古代配飾裝飾品)
1.古代男孩發育之后到了允許使用成人裝束的年齡階段或教化儀式,后被引申為五行發展過程十二種狀態之一,古書中也指穿衣戴帽之行為過程。
2.主初始小成,積極向上,蓬勃發展之狀態。取喻男冠女笈之小成。
日歷上的冠帶:冠就是帽子的意思,帶,就是古代配飾的意思。總之是一些裝飾品!
3.據《呂氏春秋通詮·慎勢》載:“冠帶,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
4.借指官吏。
5.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臨冠帶, 出生名門, 能顯榮達。
“冠帶”的單字解釋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冠帶”的相關成語
“冠帶”的相關詞語
“冠帶”造句
西門慶即冠帶,乘了轎來,只見亂哄哄挨肩擦背,都是大小官員來上壽的。
那天晚上,沉醉于摘取桂冠帶來的榮譽,我激動不已,但睡在床上時,我卻感到內心不安。
薤露行,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曹操
人,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
須臾,堂前鼓樂齊鳴,新郎冠帶上門,親自迎娶。
君子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
本朝傳世十六,正統相承,自治冠帶之族,繼絕存亡,仁恩遐被。
到初九日,西門慶也沒往衙門中去,絕早冠帶,騎大白馬,仆從跟隨,前呼后擁,竟出東門往玉皇廟來。
頭束白冠帶,身著白衫袍,提得一把輕扇搖曳。
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
* 冠帶的讀音是:guàn dài,冠帶的意思:冠帶 (古代配飾裝飾品)1.古代男孩發育之后到了允許使用成人裝束的年齡階段或教化儀式,后被引申為五行發展過程十二種狀態之一,古書中也指穿衣戴帽之行為過程。 2.主初始小成,積極向上,蓬勃發展之狀態。取喻男冠女笈之小成。 日歷上的冠帶:冠就是帽子的意思,帶,就是古代配飾的意思。總之是一些裝飾品! 3.據《呂氏春秋通詮·慎勢》載:“冠帶,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 4.借指官吏。 5.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臨冠帶, 出生名門, 能顯榮達。
基本解釋
1.帽子與腰帶。 2.戴帽子束腰帶。 3.指裝束,打扮。 4.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 5.謂使習禮儀。 6.比喻封爵,官職。 7.指官吏﹑士紳。 8.指男子。辭典解釋
冠帶 guān dài ㄍㄨㄢ ㄉㄞˋ頂冠與腰帶。
官家妝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王部郎雖是舊主人,今見如此冠帶換扮了,一時那里遂認得?」
習于禮教的人。
《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今封疆之內,冠帶之倫,咸獲嘉祉, 靡有闕遺矣。」
士族或貴人。
《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 蓋億萬計。」
《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冠帶 (古代配飾裝飾品)
1.古代男孩發育之后到了允許使用成人裝束的年齡階段或教化儀式,后被引申為五行發展過程十二種狀態之一,古書中也指穿衣戴帽之行為過程。2.主初始小成,積極向上,蓬勃發展之狀態。取喻男冠女笈之小成。
日歷上的冠帶:冠就是帽子的意思,帶,就是古代配飾的意思。總之是一些裝飾品!
3.據《呂氏春秋通詮·慎勢》載:“冠帶,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
4.借指官吏。
5.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臨冠帶, 出生名門, 能顯榮達。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西門慶即冠帶,乘了轎來,只見亂哄哄挨肩擦背,都是大小官員來上壽的。
那天晚上,沉醉于摘取桂冠帶來的榮譽,我激動不已,但睡在床上時,我卻感到內心不安。
薤露行,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曹操
人,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
須臾,堂前鼓樂齊鳴,新郎冠帶上門,親自迎娶。
君子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
本朝傳世十六,正統相承,自治冠帶之族,繼絕存亡,仁恩遐被。
到初九日,西門慶也沒往衙門中去,絕早冠帶,騎大白馬,仆從跟隨,前呼后擁,竟出東門往玉皇廟來。
頭束白冠帶,身著白衫袍,提得一把輕扇搖曳。
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