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的讀音 涼州詞的意思
涼州詞 (唐朝曲調名)涼州詞,又稱《涼州曲》,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涼國故地,雍涼文化的發源地。元明清時,武威又被稱西涼,多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晉書 地理志》:“漢改雍州為涼州”,《樂苑》:“涼州宮詞曲,開元中,涼州都督郭知運所進”。 涼州樂舞不僅是西北樂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樂舞中的精華,被尊為"國樂"。隋朝確定的9種國樂,有七部是涼州輸入的,其中《西涼樂》最著名。 開元年間,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
- 涼
- 州
- 詞
“涼州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áng zhōu cí]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ˊ ㄓㄡ ㄘˊ
- 簡繁字形:
- 涼州詞
- 是否常用:
- 否
“涼州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涼州曲》。內容多描寫西北邊陲的風光及戰爭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渙所作最為著名。
網絡解釋
涼州詞 (唐朝曲調名)
涼州詞,又稱《涼州曲》,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涼國故地,雍涼文化的發源地。元明清時,武威又被稱西涼,多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晉書 地理志》:“漢改雍州為涼州”,《樂苑》:“涼州宮詞曲,開元中,涼州都督郭知運所進”。
涼州樂舞不僅是西北樂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樂舞中的精華,被尊為"國樂"。隋朝確定的9種國樂,有七部是涼州輸入的,其中《西涼樂》最著名。
開元年間,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
“涼州詞”的單字解釋
【涼】:[liáng]1.溫度低;冷(指天氣時,比“冷”的程度淺):陰涼。涼水。過了秋分天就涼了。2.比喻灰心或失望:聽到這消息,他心里就涼了。3.悲傷;愁苦:凄涼。悲涼。4.冷落;不熱鬧:荒涼。蒼涼。5.姓。[liàng]把熱的東西放一會兒,使溫度降低:粥太燙,涼一涼再喝。
【州】:1.舊時行政區劃單位。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樣的名稱,如杭州、蘇州。2.指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區之下,縣之上。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涼州詞”的相關詞語
* 涼州詞的讀音是:liáng zhōu cí,涼州詞的意思:涼州詞 (唐朝曲調名)涼州詞,又稱《涼州曲》,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涼國故地,雍涼文化的發源地。元明清時,武威又被稱西涼,多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晉書 地理志》:“漢改雍州為涼州”,《樂苑》:“涼州宮詞曲,開元中,涼州都督郭知運所進”。 涼州樂舞不僅是西北樂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樂舞中的精華,被尊為"國樂"。隋朝確定的9種國樂,有七部是涼州輸入的,其中《西涼樂》最著名。 開元年間,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
基本解釋
即《涼州曲》。內容多描寫西北邊陲的風光及戰爭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渙所作最為著名。涼州詞 (唐朝曲調名)
涼州詞,又稱《涼州曲》,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涼國故地,雍涼文化的發源地。元明清時,武威又被稱西涼,多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晉書 地理志》:“漢改雍州為涼州”,《樂苑》:“涼州宮詞曲,開元中,涼州都督郭知運所進”。
涼州樂舞不僅是西北樂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樂舞中的精華,被尊為"國樂"。隋朝確定的9種國樂,有七部是涼州輸入的,其中《西涼樂》最著名。
開元年間,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
【涼】:[liáng]1.溫度低;冷(指天氣時,比“冷”的程度淺):陰涼。涼水。過了秋分天就涼了。2.比喻灰心或失望:聽到這消息,他心里就涼了。3.悲傷;愁苦:凄涼。悲涼。4.冷落;不熱鬧:荒涼。蒼涼。5.姓。[liàng]把熱的東西放一會兒,使溫度降低:粥太燙,涼一涼再喝。
【州】:1.舊時行政區劃單位。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樣的名稱,如杭州、蘇州。2.指少數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區之下,縣之上。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