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曲的讀音 凌波曲的意思
凌波曲 唐代女子獨舞。《凌波曲》是詞牌名,是《醉太平》的別名。 《明皇雜錄》謂玄宗曾在洛陽夢凌波池中龍女請求賜曲,玄宗乃以胡琴奏《凌波曲》,醒而記之,令樂工排練。女伶謝阿蠻曾在清元小殿舞此曲,由寧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貴妃彈琵琶,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篳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板。見《楊太真外傳》。
- 凌
- 波
- 曲
“凌波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ng bō qǔ]
- 漢字注音:
- ㄌㄧㄥˊ ㄅㄛ ㄑㄩ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凌波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天寶時樂曲名。
網絡解釋
凌波曲
唐代女子獨舞。《凌波曲》是詞牌名,是《醉太平》的別名。
《明皇雜錄》謂玄宗曾在洛陽夢凌波池中龍女請求賜曲,玄宗乃以胡琴奏《凌波曲》,醒而記之,令樂工排練。女伶謝阿蠻曾在清元小殿舞此曲,由寧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貴妃彈琵琶,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篳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板。見《楊太真外傳》。
“凌波曲”的單字解釋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氣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塊狀或錐狀的):冰凌。凌錐。河里起了凌。
【波】:1.波浪:波紋。隨波逐流。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并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凌波曲”的相關詞語
* 凌波曲的讀音是:líng bō qǔ,凌波曲的意思:凌波曲 唐代女子獨舞。《凌波曲》是詞牌名,是《醉太平》的別名。 《明皇雜錄》謂玄宗曾在洛陽夢凌波池中龍女請求賜曲,玄宗乃以胡琴奏《凌波曲》,醒而記之,令樂工排練。女伶謝阿蠻曾在清元小殿舞此曲,由寧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貴妃彈琵琶,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篳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板。見《楊太真外傳》。
基本解釋
唐天寶時樂曲名。凌波曲
唐代女子獨舞。《凌波曲》是詞牌名,是《醉太平》的別名。《明皇雜錄》謂玄宗曾在洛陽夢凌波池中龍女請求賜曲,玄宗乃以胡琴奏《凌波曲》,醒而記之,令樂工排練。女伶謝阿蠻曾在清元小殿舞此曲,由寧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貴妃彈琵琶,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篳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板。見《楊太真外傳》。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氣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塊狀或錐狀的):冰凌。凌錐。河里起了凌。
【波】:1.波浪:波紋。隨波逐流。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并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