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的讀音 出處的意思
出處 出處,古指出仕及退隱。現指出自某處。這時“出處 ”讀 chūchǔ。
- 出
- 處
“出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 chù]
- 漢字注音:
- ㄔㄨ ㄔㄨˋ
- 簡繁字形:
- 出處
- 是否常用:
- 是
“出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出處 chūchǔ
[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古]出任及退隱
出處 chūchù
(1) [source]∶典故、成語、資料、引語或說法的原始作品
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 陸游《老學庵筆記》
畫卷的年代和出處
(2) [authorship]∶指文學作品素材的來源
辭典解釋
出處 chū chǔ ㄔㄨ ㄔㄨˇ 語本《易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指去就進退,出仕和隱退。
漢.蔡邕〈薦皇甫規表〉:「修身力行,忠亮闡著,出處抱義,皦然不污。」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
出處 chū chù ㄔㄨ ㄔㄨˋ 典故文詞之類的來源、根據。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晉張望詩曰:『愁來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處也。」
《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么典故出處來。』」
近義詞
來源,由來物品的出產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批評東西的毛病,說那東西的出處,著實是個行家。」
網絡解釋
出處
出處,古指出仕及退隱。現指出自某處。這時“出處 ”讀 chūchǔ。
“出處”的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處】:[chǔ]1.居住:穴居野處。2.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處得來。處不來。他的脾氣好,挺容易處。3.置身在(某地、某種情況等):地處鬧市。處變不驚。設身處地。我們工廠正處在發展、完善的階段。4.處置;辦理:論處。處理。5.處罰:處治。懲處。處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處。心靈深處。大處著眼,小處著手。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機關:科研處。總務處。辦事處。聯絡處。
“出處”的近義詞
“出處”的相關成語
“出處”的相關詞語
“出處”造句
對所有的人來說,思想和行為都源于一個出處,這個出處就感覺。愛比克泰德
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出處語默必于是。
對所有的人來說,思想和行為都源于一個出處,這個出處就是感覺。
讀史須見圣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君子出處不違道而無愧。
君子處世,昔人皆以不仁則隱,出處二道對待言之。謂不得于君,則當處而隱逸。性分之樂,一被一此,皆是也。
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處。黑格爾
錐處囊中出處于"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媽媽昨天告訴了我“陽春白雪”這個成語的出處。
現在的人,只要你有錢,都會另眼相看,不問出處,也不管那錢干不干凈。
* 出處的讀音是:chū chù,出處的意思:出處 出處,古指出仕及退隱。現指出自某處。這時“出處 ”讀 chūchǔ。
基本解釋
出處 chūchǔ
[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古]出任及退隱
出處 chūchù
(1) [source]∶典故、成語、資料、引語或說法的原始作品
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 陸游《老學庵筆記》
畫卷的年代和出處
(2) [authorship]∶指文學作品素材的來源
辭典解釋
出處 chū chǔ ㄔㄨ ㄔㄨˇ語本《易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指去就進退,出仕和隱退。
漢.蔡邕〈薦皇甫規表〉:「修身力行,忠亮闡著,出處抱義,皦然不污。」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
典故文詞之類的來源、根據。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晉張望詩曰:『愁來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處也。」
《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么典故出處來。』」
近義詞
來源,由來物品的出產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批評東西的毛病,說那東西的出處,著實是個行家。」
出處
出處,古指出仕及退隱。現指出自某處。這時“出處 ”讀 chūchǔ。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處】:[chǔ]1.居住:穴居野處。2.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處得來。處不來。他的脾氣好,挺容易處。3.置身在(某地、某種情況等):地處鬧市。處變不驚。設身處地。我們工廠正處在發展、完善的階段。4.處置;辦理:論處。處理。5.處罰:處治。懲處。處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處。心靈深處。大處著眼,小處著手。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機關:科研處。總務處。辦事處。聯絡處。
對所有的人來說,思想和行為都源于一個出處,這個出處就感覺。愛比克泰德
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出處語默必于是。
對所有的人來說,思想和行為都源于一個出處,這個出處就是感覺。
讀史須見圣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君子出處不違道而無愧。
君子處世,昔人皆以不仁則隱,出處二道對待言之。謂不得于君,則當處而隱逸。性分之樂,一被一此,皆是也。
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處。黑格爾
錐處囊中出處于"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媽媽昨天告訴了我“陽春白雪”這個成語的出處。
現在的人,只要你有錢,都會另眼相看,不問出處,也不管那錢干不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