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怎么讀 刎的意思
“刎”字共有1個讀音:
[wěn]

漢字 | 刎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ㄣˇ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筆畫 | 總筆畫:6 部外:4 |
異體字 | 歾 歿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0E |
其它編碼 | 五筆:qrjh 倉頡:phln 鄭碼:ryok 四角:22200 |
筆順編碼 | 353322 |
筆順筆畫 | ノフノノ丨丨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撇 撇 豎 豎鉤 |
刎字的意思
用刀割脖子:自刎。
刎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刎
wěn ㄨㄣˇ
〔刎頸之交〕舊稱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如“卒相與歡,為刎刎刎刎”。抹脖子:自刎。英語 behead, cut throat
法語 s'égorger,se couper la gorge
刎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刎 wěn
〈動〉
(1) (形聲。從刀,勿聲。本義:割脖子)
(2) 同本義 [cut one's throat]
刎,剄也。——《說文新附》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種霸越而滅吳兮,終刎頸于屬鏤。—— 劉基《述志賦》
(3) 又如:自刎(割頸部自殺);刎脰(刎頸。割脖子,自殺)
(4) 割斷 [cut off]
刎,斷也。——《博雅》
刎,亡粉切,割也。——《玉篇》
馬前不得進,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腳。——《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刎字的辭典解釋
刎ㄨㄣˇwěn 動
用刀割頸。《戰國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漢書·卷九○·酷吏傳·田延年傳》:「聞鼓聲,自刎死。」
康熙字典解釋
刎【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武粉切,音吻。《說文》剄也。《玉篇》割也。《禮·檀弓》不至者刎其人。《史記·張耳??餘傳》兩人相與,爲刎頸交。《韻會》或作歾。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刎【卷四】【刀部】
剄也。從刀勿聲。武粉切
說文解字注
(歾)終也。白起王翦列傳曰。偷合取容。以至歾身。徐廣云。歾音??。按今歾譌圽。集韻傅?之云。圽、埋也。從??。勿聲。莫勃切。十五部。
(??)歾或從??。按?死字當作此。入水有所取曰?。湛於水曰??。內頭水中曰?。此許之分別也。
刎字組詞
刎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刎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