刓瀆的讀音 刓瀆的意思
刓瀆 wán dú 玩忽輕慢。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上》:“政令刓瀆,上下懈怠,風俗雕弊,人民偽巧,百姓囂然。”
- 刓
- 瀆
“刓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án dú]
- 漢字注音:
- ㄨㄢˊ ㄉㄨˊ
- 簡繁字形:
- 刓瀆
- 是否常用:
- 否
“刓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玩忽輕慢。
網絡解釋
刓瀆
wán dú
玩忽輕慢。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上》:“政令刓瀆,上下懈怠,風俗雕弊,人民偽巧,百姓囂然。”
“刓瀆”的單字解釋
【刓】:1.削去棱角:刓方以為圓。2.(用刀子等)挖;刻。
【瀆】:[dú]1.水溝,小渠,亦泛指河川:溝瀆。四瀆(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2.輕慢,對人不恭敬:褻瀆。瀆職。煩瀆。[dòu]古同“竇”,洞。
“刓瀆”的相關詞語
* 刓瀆的讀音是:wán dú,刓瀆的意思:刓瀆 wán dú 玩忽輕慢。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上》:“政令刓瀆,上下懈怠,風俗雕弊,人民偽巧,百姓囂然。”
基本解釋
玩忽輕慢。刓瀆
wán dú玩忽輕慢。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上》:“政令刓瀆,上下懈怠,風俗雕弊,人民偽巧,百姓囂然。”
【刓】:1.削去棱角:刓方以為圓。2.(用刀子等)挖;刻。
【瀆】:[dú]1.水溝,小渠,亦泛指河川:溝瀆。四瀆(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2.輕慢,對人不恭敬:褻瀆。瀆職。煩瀆。[dòu]古同“竇”,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