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的讀音 別來的意思
別來 別來,讀音為bié lái,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離別以來,也可指不要過來或不要參與等。
- 別
- 來
“別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ié lái]
- 漢字注音:
- ㄅㄧㄝ ˊ ㄌㄞˊ
- 簡繁字形:
- 別來
- 是否常用:
- 否
“別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離別以來。 2.另外。 辭典解釋
別來 bié lái ㄅㄧㄝˊ ㄌㄞˊ 自從分別以來。
唐.李白〈久別離〉詩:「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不要來。
《紅樓夢》第二一回:「橫豎有人伏侍你,再別來支使我,我仍舊還伏侍老太太去。」
如:「別來!別來!我正忙著!」
網絡解釋
別來
別來,讀音為bié lái,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離別以來,也可指不要過來或不要參與等。
“別來”的單字解釋
【別】:[bié]1.分離:告別。臨別紀念。久別重逢。別了,我的母校。2.另外:別人。別稱。別有用心。3.轉動;轉變:她把頭別了過去。這個人的脾氣一時別不過來。4.姓。5.區分;區別:辨別。鑒別。分門別類。6.差別:天淵之別。7.類別:性別。職別。派別。級別。8.用別針等把另一樣東西附著或固定在紙、布等物體上:把兩張發票別在一起。胸前別著一朵紅花。9.插住;用東西卡住:皮帶上別著一支槍。把門別上。10.用腿使絆把對方摔倒。11.兩輛車朝同一方向行駛時,一輛車強行駛入另一輛車的車道,使不能正常行進:別車。12.表示禁止或勸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別冒冒失失的。你別走了,在這兒住兩天吧。別一個人說了算。13.表示揣測,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測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約定的時間都過了,別是他不來了吧?[biè]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或習性(多用于“別不過”):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別不過他。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別來”的相關成語
“別來”的相關詞語
“別來”造句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韋莊
忽覺蓮花峰,別來更如長。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樓臺簇簇疑蓬島。野人只合其中老。別來已是二十年。東望眼將穿。
舉頭咫尺疑天漢。星斗分明在身畔。別來無翼可飛騰。何日得重登。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栴檀樓閣云霞畔。鐘梵清宵徹天漢。別來遙禮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塵埃落定之后,回憶別來挑撥。林夕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闌看。終是欠峰巒。
* 別來的讀音是:bié lái,別來的意思:別來 別來,讀音為bié lái,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離別以來,也可指不要過來或不要參與等。
基本解釋
1.離別以來。 2.另外。辭典解釋
別來 bié lái ㄅㄧㄝˊ ㄌㄞˊ自從分別以來。
唐.李白〈久別離〉詩:「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不要來。
《紅樓夢》第二一回:「橫豎有人伏侍你,再別來支使我,我仍舊還伏侍老太太去。」
如:「別來!別來!我正忙著!」
別來
別來,讀音為bié lái,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離別以來,也可指不要過來或不要參與等。【別】:[bié]1.分離:告別。臨別紀念。久別重逢。別了,我的母校。2.另外:別人。別稱。別有用心。3.轉動;轉變:她把頭別了過去。這個人的脾氣一時別不過來。4.姓。5.區分;區別:辨別。鑒別。分門別類。6.差別:天淵之別。7.類別:性別。職別。派別。級別。8.用別針等把另一樣東西附著或固定在紙、布等物體上:把兩張發票別在一起。胸前別著一朵紅花。9.插住;用東西卡住:皮帶上別著一支槍。把門別上。10.用腿使絆把對方摔倒。11.兩輛車朝同一方向行駛時,一輛車強行駛入另一輛車的車道,使不能正常行進:別車。12.表示禁止或勸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別冒冒失失的。你別走了,在這兒住兩天吧。別一個人說了算。13.表示揣測,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測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約定的時間都過了,別是他不來了吧?[biè]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或習性(多用于“別不過”):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別不過他。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韋莊
忽覺蓮花峰,別來更如長。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樓臺簇簇疑蓬島。野人只合其中老。別來已是二十年。東望眼將穿。
舉頭咫尺疑天漢。星斗分明在身畔。別來無翼可飛騰。何日得重登。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栴檀樓閣云霞畔。鐘梵清宵徹天漢。別來遙禮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塵埃落定之后,回憶別來挑撥。林夕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闌看。終是欠峰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