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則的讀音 制則的意思
制則 (1).法制;法度。《南史·王儉傳》:“時朝儀草創,衣服制則,未有定準。” (2).制定法度。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 制
- 則
“制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ì zé]
- 漢字注音:
- ㄓˋ ㄗㄜˊ
- 簡繁字形:
- 制則
- 是否常用:
- 否
“制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法度。 2.制定法度。
網絡解釋
制則
(1).法制;法度。《南史·王儉傳》:“時朝儀草創,衣服制則,未有定準。”
(2).制定法度。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制則”的單字解釋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則】:同“則”。
“制則”的相關詞語
* 制則的讀音是:zhì zé,制則的意思:制則 (1).法制;法度。《南史·王儉傳》:“時朝儀草創,衣服制則,未有定準。” (2).制定法度。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基本解釋
1.法度。 2.制定法度。制則
(1).法制;法度。《南史·王儉傳》:“時朝儀草創,衣服制則,未有定準。”(2).制定法度。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則】: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