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怎么讀 剛的意思
“剛”字共有1個讀音:
[gāng]

漢字 | 剛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ㄤ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8 |
異體字 | ? 剛 ?? ?? ??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剛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5B |
其它編碼 | 五筆:mumj 倉頡:buln 鄭碼:ldkd 四角:72700 |
筆順編碼 | 2543125222 |
筆順筆畫 | 丨フ丶ノ一丨フ丨丨丨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鉤 點 撇 橫 豎 豎折/豎彎 豎 豎 豎鉤 |
剛字的意思
同“剛”。
剛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剛
gāng ㄍㄤˉ
◎ 同“剛”。
英語 hard, tough, rigid, strong
德語 hart, stark (Adj)?,best?ndig, eben, gerade, kaum (Adv)
法語 à l'instant,tout à l'heure,à peine,fort,ferme,dur
剛字的詳細解釋
剛字的辭典解釋
剛ㄍㄤgāng 形
堅硬的。《齊民要術·卷一○·梓棪》:「《異物志》曰:『梓棪大十圍,材貞勁,非利剛截不能克。』」唐·柳宗元〈貞符詩·序〉:「齒利者嚙,爪剛者決。」
強勁的。如:「剛強」。《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正直無私。如:「剛正不阿」。
副表示時間,指情況或行動不久前才發生過,相當于「才」、「方才」。如:「天剛亮,媽媽就起床干活了。」
恰好。如:「剛好」。
名姓。如清代有剛林。
康熙字典解釋
剛【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音岡。《說文》彊斷也。從刀,岡聲。《增韻》堅也,勁也。《易·乾卦》大哉乾乎,剛健中正。《司馬光·潛虛》剛,天之道也。
又作?。《史記·樂書》而民?毅。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剛【卷四】【刀部】
彊斷也。從刀岡聲。??,古文剛如此。古郎切
說文解字注
(剛)彊??也。彊者、弓有力也。有力而??之也。周書所謂剛剋。引伸凡有力曰剛。從刀。岡聲。古郞切。十部。
(??)古文剛如此。按從?。?、古文信。信者必剛也。從二者、仁從二之意。仁者必有勇也。侃、剛直也。亦從?。
剛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