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納的讀音 包納的意思
包納 包納,漢語詞匯。 拼音:bāo nà 釋義:1、指包含容納。2. 接受。3. 謂承擔代繳。4. 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 唐 李白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有記載;也指接受。《金史·外國傳上·西夏》有記載;也謂承擔代繳。《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有記載;也指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明史·宣宗紀》有記載。
- 包
- 納
“包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o nà]
- 漢字注音:
- ㄅㄠ ㄣㄚˋ
- 簡繁字形:
- 包納
- 是否常用:
- 否
“包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包含容納。 2.接受。 3.謂承擔代繳。 4.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
網絡解釋
包納
包納,漢語詞匯。
拼音:bāo nà
釋義:1、指包含容納。2. 接受。3. 謂承擔代繳。4. 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
唐 李白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有記載;也指接受。《金史·外國傳上·西夏》有記載;也謂承擔代繳。《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有記載;也指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明史·宣宗紀》有記載。
“包納”的單字解釋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納】:1.收進來;放進來:出納。閉門不納。2.接受:納降。采納。3.享受:納涼。4.放進去:納入正軌。5.交付(捐稅、公糧等):納稅。納糧。6.姓。7.縫紉方法,在鞋底、襪底等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納鞋底子。
“包納”的相關詞語
* 包納的讀音是:bāo nà,包納的意思:包納 包納,漢語詞匯。 拼音:bāo nà 釋義:1、指包含容納。2. 接受。3. 謂承擔代繳。4. 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 唐 李白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有記載;也指接受。《金史·外國傳上·西夏》有記載;也謂承擔代繳。《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有記載;也指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明史·宣宗紀》有記載。
基本解釋
1.包含容納。 2.接受。 3.謂承擔代繳。 4.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包納
包納,漢語詞匯。拼音:bāo nà
釋義:1、指包含容納。2. 接受。3. 謂承擔代繳。4. 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
唐 李白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有記載;也指接受。《金史·外國傳上·西夏》有記載;也謂承擔代繳。《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有記載;也指苞苴納賄。謂受禮受賄。《明史·宣宗紀》有記載。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納】:1.收進來;放進來:出納。閉門不納。2.接受:納降。采納。3.享受:納涼。4.放進去:納入正軌。5.交付(捐稅、公糧等):納稅。納糧。6.姓。7.縫紉方法,在鞋底、襪底等上面密密地縫,使它結實耐磨:納鞋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