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劇的讀音 北京曲劇的意思
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 的表演程式,也沒有嚴格的行當之分。它以演出現代戲而崛起于戲曲舞臺,在表演上以生活氣息濃郁而見長。北京曲劇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演出了一百多個劇目。有影響的現代題材劇目有《羅漢錢》、《婦女代表張桂榮》、《喜笑顏開》等;
- 北
- 京
- 曲
- 劇
“北京曲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ěi jīng qǔ jù]
- 漢字注音:
- ㄅㄟˇ ㄐㄧㄥ ㄑㄩˇ ㄐㄩˋ
- 簡繁字形:
- 北京曲劇
- 是否常用:
- 否
“北京曲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戲曲劇種。流行于北京。20世紀50年代初,以單弦的曲牌為主,吸收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從小戲形式發展為戲曲劇種。常用曲調有〔太平年〕、〔云蘇調〕、〔湖廣調〕等。劇目有《婦女代表張桂蓉》、《楊乃武與小白菜》等。
網絡解釋
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 的表演程式,也沒有嚴格的行當之分。它以演出現代戲而崛起于戲曲舞臺,在表演上以生活氣息濃郁而見長。北京曲劇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演出了一百多個劇目。有影響的現代題材劇目有《羅漢錢》、《婦女代表張桂榮》、《喜笑顏開》等;
“北京曲劇”的單字解釋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京】:1.國家的首都:京城。京都。2.北京的簡稱:京廣線。3.京族。4.古代數目。指一千萬。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劇】:1.戲劇:演劇。話劇。獨幕劇。這個劇的主題很鮮明。慘劇。丑劇。2.(Jù)姓。3.猛烈;厲害:劇烈。劇痛。劇飲。劇變。加劇。
“北京曲劇”的相關詞語
* 北京曲劇的讀音是:běi jīng qǔ jù,北京曲劇的意思: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 的表演程式,也沒有嚴格的行當之分。它以演出現代戲而崛起于戲曲舞臺,在表演上以生活氣息濃郁而見長。北京曲劇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演出了一百多個劇目。有影響的現代題材劇目有《羅漢錢》、《婦女代表張桂榮》、《喜笑顏開》等;
基本解釋
戲曲劇種。流行于北京。20世紀50年代初,以單弦的曲牌為主,吸收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從小戲形式發展為戲曲劇種。常用曲調有〔太平年〕、〔云蘇調〕、〔湖廣調〕等。劇目有《婦女代表張桂蓉》、《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 的表演程式,也沒有嚴格的行當之分。它以演出現代戲而崛起于戲曲舞臺,在表演上以生活氣息濃郁而見長。北京曲劇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演出了一百多個劇目。有影響的現代題材劇目有《羅漢錢》、《婦女代表張桂榮》、《喜笑顏開》等;【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京】:1.國家的首都:京城。京都。2.北京的簡稱:京廣線。3.京族。4.古代數目。指一千萬。
【曲】:[qǔ]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彎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劇】:1.戲劇:演劇。話劇。獨幕劇。這個劇的主題很鮮明。慘劇。丑劇。2.(Jù)姓。3.猛烈;厲害:劇烈。劇痛。劇飲。劇變。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