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圻的讀音 北圻的意思
北圻 地區名。越南語:也B?c K?,稱“東京”(?ông Kinh),指舊時越南北部十六省,越南人稱之為北圻,意為“北部國土”,“北部地域”。1834年,越南阮朝圣祖明命皇帝阮福晈將越南分為三圻。
- 北
- 圻
“北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ěi qí]
- 漢字注音:
- ㄅㄟˇ ㄑㄧ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北圻”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北圻 běi qí ㄅㄟˇ ㄑㄧˊ 地名。位于越南安南山脈東斜面,紅河流貫而成的三角洲,氣候濕熱多雨,稻產豐富,人口稠密,為越北米倉。
英語 Tonkin, northern Vietnam during the French colonial period
網絡解釋
北圻
地區名。越南語:也B?c K?,稱“東京”(?ông Kinh),指舊時越南北部十六省,越南人稱之為北圻,意為“北部國土”,“北部地域”。1834年,越南阮朝圣祖明命皇帝阮福晈將越南分為三圻。
“北圻”的單字解釋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圻】:[qí]1.邊界。2.姓。[yín]同“垠”。
“北圻”的相關詞語
* 北圻的讀音是:běi qí,北圻的意思:北圻 地區名。越南語:也B?c K?,稱“東京”(?ông Kinh),指舊時越南北部十六省,越南人稱之為北圻,意為“北部國土”,“北部地域”。1834年,越南阮朝圣祖明命皇帝阮福晈將越南分為三圻。
辭典解釋
北圻 běi qí ㄅㄟˇ ㄑㄧˊ地名。位于越南安南山脈東斜面,紅河流貫而成的三角洲,氣候濕熱多雨,稻產豐富,人口稠密,為越北米倉。
英語 Tonkin, northern Vietnam during the French colonial period
北圻
地區名。越南語:也B?c K?,稱“東京”(?ông Kinh),指舊時越南北部十六省,越南人稱之為北圻,意為“北部國土”,“北部地域”。1834年,越南阮朝圣祖明命皇帝阮福晈將越南分為三圻。【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圻】:[qí]1.邊界。2.姓。[yín]同“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