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官的讀音 北面官的意思
北面官 遼官名。其制在遼太祖、太宗時初步形成,以契丹原有官制為基礎,稱北面官,統制契丹族。另以南面官統制漢族。
- 北
- 面
- 官
“北面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ěi miàn guān]
- 漢字注音:
- ㄅㄟˇ ㄇㄧㄢˋ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北面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遼占領燕云十六州以后,為便于統治,建立起兩套官僚系統,"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即原契丹官制,統稱北面官;漢制官統稱南面官。北面官均由契丹人充任,統治契丹人和漢族以外的其他族人;南面官由漢人和契丹人充任,統治漢人,管理州縣﹑租賦﹑軍馬等事。參閱《遼史.百官制》。
網絡解釋
北面官
遼官名。其制在遼太祖、太宗時初步形成,以契丹原有官制為基礎,稱北面官,統制契丹族。另以南面官統制漢族。
“北面官”的單字解釋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北面官”的相關詞語
* 北面官的讀音是:běi miàn guān,北面官的意思:北面官 遼官名。其制在遼太祖、太宗時初步形成,以契丹原有官制為基礎,稱北面官,統制契丹族。另以南面官統制漢族。
基本解釋
遼占領燕云十六州以后,為便于統治,建立起兩套官僚系統,"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即原契丹官制,統稱北面官;漢制官統稱南面官。北面官均由契丹人充任,統治契丹人和漢族以外的其他族人;南面官由漢人和契丹人充任,統治漢人,管理州縣﹑租賦﹑軍馬等事。參閱《遼史.百官制》。北面官
遼官名。其制在遼太祖、太宗時初步形成,以契丹原有官制為基礎,稱北面官,統制契丹族。另以南面官統制漢族。【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