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不還的讀音 匹馬不還的意思
辭典解釋匹馬不還 pī mǎ bù huán 連一匹馬都沒回來。形容軍隊潰敗。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函關馬不歸』者,大將哥舒,潼關大敗,匹馬不還也。」 近義詞匹馬只輪
- 匹
- 馬
- 不
- 還
“匹馬不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ī mǎ bù huán]
- 漢字注音:
- ㄆㄧ ㄇㄚˇ ㄅㄨˋ ㄏㄨㄢˊ
- 簡繁字形:
- 匹馬不還
- 是否常用:
- 否
“匹馬不還”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匹馬不還 pī mǎ bù huán ㄆㄧ ㄇㄚˇ ㄅㄨˋ ㄏㄨㄢˊ 連一匹馬都沒回來。形容軍隊潰敗。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函關馬不歸』者,大將哥舒,潼關大敗,匹馬不還也。」
近義詞
匹馬只輪
網絡解釋
“匹馬不還”的單字解釋
【匹】:1.比得上;相當;相配:匹配。難與為匹。2.單獨:匹夫。3.姓。4.用于馬、騾等:兩匹騾子。三匹馬。5.用于整卷的綢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一匹綢子。兩匹布。“疋”
【馬】:同“馬”。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匹馬不還”的相關詞語
* 匹馬不還的讀音是:pī mǎ bù huán,匹馬不還的意思:辭典解釋匹馬不還 pī mǎ bù huán 連一匹馬都沒回來。形容軍隊潰敗。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函關馬不歸』者,大將哥舒,潼關大敗,匹馬不還也。」 近義詞匹馬只輪
辭典解釋
匹馬不還 pī mǎ bù huán ㄆㄧ ㄇㄚˇ ㄅㄨˋ ㄏㄨㄢˊ連一匹馬都沒回來。形容軍隊潰敗。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函關馬不歸』者,大將哥舒,潼關大敗,匹馬不還也。」
近義詞
匹馬只輪【匹】:1.比得上;相當;相配:匹配。難與為匹。2.單獨:匹夫。3.姓。4.用于馬、騾等:兩匹騾子。三匹馬。5.用于整卷的綢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一匹綢子。兩匹布。“疋”
【馬】:同“馬”。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