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謀的讀音 協謀的意思
協謀 xié móu 協謀 共同謀劃。《三國志·魏志·程昱傳》:“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宋書·武帝紀中》:“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明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此實圣明玄威廣遠……督撫協謀,諸將用命之所致也。”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公子宋曰:‘子不與我協謀,吾必使子先我一日而死!’”
- 協
- 謀
“協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é móu]
- 漢字注音:
- ㄒㄧㄝ ˊ ㄇㄡˊ
- 簡繁字形:
- 協謀
- 是否常用:
- 否
“協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共同謀劃。 辭典解釋
協謀 xié móu ㄒㄧㄝˊ ㄇㄡˊ 共同謀劃。
《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昱傳》:「又袞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近義詞
同謀,共謀
網絡解釋
協謀
xié móu ㄒㄧㄝ ˊ ㄇㄡˊ
協謀
共同謀劃。《三國志·魏志·程昱傳》:“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宋書·武帝紀中》:“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明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此實圣明玄威廣遠……督撫協謀,諸將用命之所致也。”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公子宋曰:‘子不與我協謀,吾必使子先我一日而死!’”
“協謀”的單字解釋
【協】:1.調和;和諧:協調。協和。2.共同:協同。協力。3.協助:協理。協辦。4.姓。
【謀】:1.主意;計謀;計策:陰謀。足智多謀。2.圖謀;謀求:謀生。謀害。為人類謀福利。3.商議:不謀而合。4.姓。
“協謀”的近義詞
“協謀”的相關詞語
“協謀”造句
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唐代以前沒有明文規定,宋代以推忠、佐理、協謀等美稱作為推崇功臣的名號,共分40等。
外人皆言公與閹協謀,每事相通,今日之事,公宜防之。
唐代以前沒有明文規定,宋代以推忠、佐理、協謀等美。
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謀,以濟斯難,惴惴然講和之不暇。
于是宗戚舊臣,協謀以舉義,正名以討罪,揆諸統緒,屬在藐躬。
秦王功名日盛,帝嘗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內不自安,乃與元吉協謀,元吉欲先殺世民,復殺建成而代之。
明崇禎十七年正月,多爾袞以清帝名義致書大順軍,提出協謀同力并取中原的策略。
* 協謀的讀音是:xié móu,協謀的意思:協謀 xié móu 協謀 共同謀劃。《三國志·魏志·程昱傳》:“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宋書·武帝紀中》:“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明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此實圣明玄威廣遠……督撫協謀,諸將用命之所致也。”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公子宋曰:‘子不與我協謀,吾必使子先我一日而死!’”
基本解釋
共同謀劃。辭典解釋
協謀 xié móu ㄒㄧㄝˊ ㄇㄡˊ共同謀劃。
《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昱傳》:「又袞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近義詞
同謀,共謀協謀
xié móu ㄒㄧㄝ ˊ ㄇㄡˊ協謀
共同謀劃。《三國志·魏志·程昱傳》:“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宋書·武帝紀中》:“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明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此實圣明玄威廣遠……督撫協謀,諸將用命之所致也。”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公子宋曰:‘子不與我協謀,吾必使子先我一日而死!’”
【協】:1.調和;和諧:協調。協和。2.共同:協同。協力。3.協助:協理。協辦。4.姓。
【謀】:1.主意;計謀;計策:陰謀。足智多謀。2.圖謀;謀求:謀生。謀害。為人類謀福利。3.商議:不謀而合。4.姓。
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為心者也。
唐代以前沒有明文規定,宋代以推忠、佐理、協謀等美稱作為推崇功臣的名號,共分40等。
外人皆言公與閹協謀,每事相通,今日之事,公宜防之。
唐代以前沒有明文規定,宋代以推忠、佐理、協謀等美。
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謀,以濟斯難,惴惴然講和之不暇。
于是宗戚舊臣,協謀以舉義,正名以討罪,揆諸統緒,屬在藐躬。
秦王功名日盛,帝嘗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內不自安,乃與元吉協謀,元吉欲先殺世民,復殺建成而代之。
明崇禎十七年正月,多爾袞以清帝名義致書大順軍,提出協謀同力并取中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