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司的讀音 南司的意思
南司 唐代稱宰相的治事之所。唐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內廷(皇宮)南面故稱“南衙”亦稱“南司”。
- 南
- 司
“南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án sī]
- 漢字注音:
- ㄋㄢˊ 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南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南北朝時南朝御史臺在尚書省之南,稱南臺,因稱南臺之長御史中丞為"南司"。 2.唐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大內(皇宮)南面,故稱"南衙",亦稱"南司"。 辭典解釋
南司 nán sī ㄋㄢˊ ㄙ 南北朝御史中丞的別稱。專職監察、彈劾。
《梁書.卷一四.江淹傳》:「君昔在尚書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寬猛能折衷;今為南司,足以震肅百僚。」
唐代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南面,故稱為「南司」。
《舊唐書.卷一六七.宋申錫傳》:「會內官馬存亮同入,諍于文宗曰:『謀反者適宋申錫耳,何不召南司會議。今卒然如此,京師企足自為亂矣。』」
網絡解釋
南司
唐代稱宰相的治事之所。唐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內廷(皇宮)南面故稱“南衙”亦稱“南司”。
“南司”的單字解釋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南司”的相關詞語
* 南司的讀音是:nán sī,南司的意思:南司 唐代稱宰相的治事之所。唐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內廷(皇宮)南面故稱“南衙”亦稱“南司”。
基本解釋
1.南北朝時南朝御史臺在尚書省之南,稱南臺,因稱南臺之長御史中丞為"南司"。 2.唐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大內(皇宮)南面,故稱"南衙",亦稱"南司"。辭典解釋
南司 nán sī ㄋㄢˊ ㄙ南北朝御史中丞的別稱。專職監察、彈劾。
《梁書.卷一四.江淹傳》:「君昔在尚書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寬猛能折衷;今為南司,足以震肅百僚。」
唐代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南面,故稱為「南司」。
《舊唐書.卷一六七.宋申錫傳》:「會內官馬存亮同入,諍于文宗曰:『謀反者適宋申錫耳,何不召南司會議。今卒然如此,京師企足自為亂矣。』」
南司
唐代稱宰相的治事之所。唐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內廷(皇宮)南面故稱“南衙”亦稱“南司”。【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