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的讀音 南唐的意思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后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 吳太和七年(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并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位后,繼續保境安民,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社會生產有所發展。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于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閩內亂,出兵滅閩,俘王延政。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內亂,派兵滅楚,馬希崇降。但不久,楚國故地為周行逢所據,南唐未能鞏固所占之楚地。中興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并向后周稱臣;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滅亡。 南唐雖偏安于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后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 南
- 唐
“南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án táng]
- 漢字注音:
- ㄋㄢˊ ㄊ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南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南唐 Nántáng
[the Nontang Dy nasty] 五代時十國之一。公元937年李昪( biàn)代吳稱帝,建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國號唐,史稱南唐。傳至李煜( yù ),公元975年為宋所滅
南唐為 奉化軍節度。——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辭典解釋
南唐 nán táng ㄋㄢˊ ㄊㄤˊ 朝代名。(西元937~975)? 五代諸朝之一。始祖徐知誥,受吳禪,稱帝于金陵,國號唐,史稱為「南唐」。國力在十國中最為強大。傳至其孫李煜,為宋所滅。
英語 Tang of the Five Southern Dynasties 937-975
法語 Tang du Sud
網絡解釋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后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
吳太和七年(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并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位后,繼續保境安民,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社會生產有所發展。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于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閩內亂,出兵滅閩,俘王延政。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內亂,派兵滅楚,馬希崇降。但不久,楚國故地為周行逢所據,南唐未能鞏固所占之楚地。中興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并向后周稱臣;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滅亡。
南唐雖偏安于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后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南唐”的單字解釋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南唐”的相關詞語
“南唐”造句
南唐詩在五代十國詩壇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卻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
南唐詞學活動主要集中于宮廷貴族之家,作家主要是南唐君臣。
這幅繪畫作品分為五個部分,描繪了南唐中書舍人韓熙載舉行的夜宴上所發生的一切事。
結果表明,早在南唐時期,我國鐵幣冶鑄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且在宋代有所改進。
南唐時金陵園林眾多,皇家園林有北苑、西苑等,而私人園林多為達官貴人所有.
陳之佛的畫風兼取后蜀和南唐,徐、黃二家之長,對宋代畫院工筆花鳥作品用功尤勤,并在觀、寫、摹、讀四個方面作了較深入的分析研究。
民俗學家認為,中國纏足始于南唐.
南唐文學無論創作數量還是文學成就上,都堪稱是五代文學的代表。
同時,它對后世南唐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畫卷中的主人公是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
* 南唐的讀音是:nán táng,南唐的意思: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后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 吳太和七年(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并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位后,繼續保境安民,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社會生產有所發展。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于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閩內亂,出兵滅閩,俘王延政。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內亂,派兵滅楚,馬希崇降。但不久,楚國故地為周行逢所據,南唐未能鞏固所占之楚地。中興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并向后周稱臣;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滅亡。 南唐雖偏安于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后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解釋
南唐 Nántáng
[the Nontang Dy nasty] 五代時十國之一。公元937年李昪( biàn)代吳稱帝,建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國號唐,史稱南唐。傳至李煜( yù ),公元975年為宋所滅
南唐為 奉化軍節度。——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辭典解釋
南唐 nán táng ㄋㄢˊ ㄊㄤˊ朝代名。(西元937~975)? 五代諸朝之一。始祖徐知誥,受吳禪,稱帝于金陵,國號唐,史稱為「南唐」。國力在十國中最為強大。傳至其孫李煜,為宋所滅。
英語 Tang of the Five Southern Dynasties 937-975
法語 Tang du Sud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后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吳太和七年(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并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位后,繼續保境安民,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社會生產有所發展。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于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閩內亂,出兵滅閩,俘王延政。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內亂,派兵滅楚,馬希崇降。但不久,楚國故地為周行逢所據,南唐未能鞏固所占之楚地。中興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并向后周稱臣;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滅亡。
南唐雖偏安于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后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南唐詩在五代十國詩壇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卻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
南唐詞學活動主要集中于宮廷貴族之家,作家主要是南唐君臣。
這幅繪畫作品分為五個部分,描繪了南唐中書舍人韓熙載舉行的夜宴上所發生的一切事。
結果表明,早在南唐時期,我國鐵幣冶鑄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且在宋代有所改進。
南唐時金陵園林眾多,皇家園林有北苑、西苑等,而私人園林多為達官貴人所有.
陳之佛的畫風兼取后蜀和南唐,徐、黃二家之長,對宋代畫院工筆花鳥作品用功尤勤,并在觀、寫、摹、讀四個方面作了較深入的分析研究。
民俗學家認為,中國纏足始于南唐.
南唐文學無論創作數量還是文學成就上,都堪稱是五代文學的代表。
同時,它對后世南唐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畫卷中的主人公是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