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威的讀音 南威的意思
南威 (漢語詞匯)1.謂南方極熱的暑氣。《文選·鮑照<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 張銑 注:“南方之威色。” 唐 白居易 《秋熱》詩:“ 西江 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 2.橄欖的別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事物異名》:“南威,橄欖也。”
- 南
- 威
“南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án wēi]
- 漢字注音:
- ㄋㄢˊ ㄨㄟ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南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稱"南之威"。春秋時晉國的美女。《戰國策.魏策二》:"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晉葛洪《抱樸子.論仙》:"不可以無鹽宿瘤之丑﹐而謂在昔無南威西施之美。"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蘇仲芬》:"女不答﹐但嗤嗤笑之以鼻﹐款步而入﹐秋波流慧﹐嬌媚可憐﹐竊意西子﹑南威﹐不是過也。"后因泛指美人。 2.謂南方極熱的暑氣。 3.橄欖的別名。 辭典解釋
南威 nán wēi ㄋㄢˊ ㄨㄟ 人名。春秋時晉國的美女。晉文公得之,三日不上朝,遂推而遠之。見《戰國策.魏策二》。后用以代稱美女。
《文選.曹植.七啟》:「南威為之解顏,西施為之巧笑。」
《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
也稱為「南之威」。
橄欖的別名。參見「橄欖」條。
形容南方氣候的炎熱。
《文選.曹植.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身熱頭且痛,鳥墯魂來歸。」
網絡解釋
南威 (漢語詞匯)
1.謂南方極熱的暑氣。《文選·鮑照<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 張銑 注:“南方之威色。” 唐 白居易 《秋熱》詩:“ 西江 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
2.橄欖的別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事物異名》:“南威,橄欖也。”
“南威”的單字解釋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威】:1.表現出來的能壓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態度:威信。威嚴。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憑借威力(采取某種行動):威逼。威嚇。威脅。3.姓。
“南威”的相關詞語
* 南威的讀音是:nán wēi,南威的意思:南威 (漢語詞匯)1.謂南方極熱的暑氣。《文選·鮑照<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 張銑 注:“南方之威色。” 唐 白居易 《秋熱》詩:“ 西江 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 2.橄欖的別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事物異名》:“南威,橄欖也。”
基本解釋
1.亦稱"南之威"。春秋時晉國的美女。《戰國策.魏策二》:"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晉葛洪《抱樸子.論仙》:"不可以無鹽宿瘤之丑﹐而謂在昔無南威西施之美。"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蘇仲芬》:"女不答﹐但嗤嗤笑之以鼻﹐款步而入﹐秋波流慧﹐嬌媚可憐﹐竊意西子﹑南威﹐不是過也。"后因泛指美人。 2.謂南方極熱的暑氣。 3.橄欖的別名。辭典解釋
南威 nán wēi ㄋㄢˊ ㄨㄟ人名。春秋時晉國的美女。晉文公得之,三日不上朝,遂推而遠之。見《戰國策.魏策二》。后用以代稱美女。
《文選.曹植.七啟》:「南威為之解顏,西施為之巧笑。」
《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
也稱為「南之威」。
橄欖的別名。參見「橄欖」條。
形容南方氣候的炎熱。
《文選.曹植.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身熱頭且痛,鳥墯魂來歸。」
南威 (漢語詞匯)
1.謂南方極熱的暑氣。《文選·鮑照<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 張銑 注:“南方之威色。” 唐 白居易 《秋熱》詩:“ 西江 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2.橄欖的別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事物異名》:“南威,橄欖也。”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威】:1.表現出來的能壓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態度:威信。威嚴。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憑借威力(采取某種行動):威逼。威嚇。威脅。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