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宗的讀音 南山宗的意思
南山宗 南山宗,唐朝四分律宗三派之一。又稱南山律、四分宗、南山教,或行事防非止惡宗。乃住終南山之道宣律師所開創。至后世相部、東塔二派皆衰頹,唯此南山宗盛行于世。道宣曾從北魏慧光三傳弟子智首受四分律義,自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至太宗貞觀十九年(645)間,先后撰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鈔等五書,是為本宗之五大部疏鈔,并于終南山創設戒壇,制訂佛教授戒儀式。將佛教分為化教與制教,以定、慧二學為化教,戒學為制教。
- 南
- 山
- 宗
“南山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án shān zōng]
- 漢字注音:
- ㄋㄢˊ ㄕㄢ ㄗㄨ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南山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南山律宗。辭典解釋
南山宗 nán shān zōng ㄋㄢˊ ㄕㄢ ㄗㄨㄥ 中國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終南山道宣律師所創,故稱為「南山宗」。和東塔宗、相部宗并稱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種子為戒體。將律分成防惡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門,認為該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雖屬小乘,但從內容看,當屬大乘。相部、東塔二宗衰微后,本宗傳承獨盛,綿延不絕。道宣門下弘景的弟子鑒真,更將律法傳到日本,為日本律宗之始。
網絡解釋
南山宗
南山宗,唐朝四分律宗三派之一。又稱南山律、四分宗、南山教,或行事防非止惡宗。乃住終南山之道宣律師所開創。至后世相部、東塔二派皆衰頹,唯此南山宗盛行于世。道宣曾從北魏慧光三傳弟子智首受四分律義,自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至太宗貞觀十九年(645)間,先后撰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鈔等五書,是為本宗之五大部疏鈔,并于終南山創設戒壇,制訂佛教授戒儀式。將佛教分為化教與制教,以定、慧二學為化教,戒學為制教。
“南山宗”的單字解釋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
“南山宗”的相關詞語
* 南山宗的讀音是:nán shān zōng,南山宗的意思:南山宗 南山宗,唐朝四分律宗三派之一。又稱南山律、四分宗、南山教,或行事防非止惡宗。乃住終南山之道宣律師所開創。至后世相部、東塔二派皆衰頹,唯此南山宗盛行于世。道宣曾從北魏慧光三傳弟子智首受四分律義,自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至太宗貞觀十九年(645)間,先后撰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鈔等五書,是為本宗之五大部疏鈔,并于終南山創設戒壇,制訂佛教授戒儀式。將佛教分為化教與制教,以定、慧二學為化教,戒學為制教。
基本解釋
即南山律宗。辭典解釋
南山宗 nán shān zōng ㄋㄢˊ ㄕㄢ ㄗㄨㄥ中國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終南山道宣律師所創,故稱為「南山宗」。和東塔宗、相部宗并稱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種子為戒體。將律分成防惡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門,認為該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雖屬小乘,但從內容看,當屬大乘。相部、東塔二宗衰微后,本宗傳承獨盛,綿延不絕。道宣門下弘景的弟子鑒真,更將律法傳到日本,為日本律宗之始。
南山宗
南山宗,唐朝四分律宗三派之一。又稱南山律、四分宗、南山教,或行事防非止惡宗。乃住終南山之道宣律師所開創。至后世相部、東塔二派皆衰頹,唯此南山宗盛行于世。道宣曾從北魏慧光三傳弟子智首受四分律義,自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至太宗貞觀十九年(645)間,先后撰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鈔等五書,是為本宗之五大部疏鈔,并于終南山創設戒壇,制訂佛教授戒儀式。將佛教分為化教與制教,以定、慧二學為化教,戒學為制教。【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